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受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肥胖、妊娠相关因素等影响,遗传因素使有家族史孕妇风险增加,年龄大、不健康生活方式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因孕期激素对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不足引发,年龄大、不合理饮食、缺乏运动会加重;肥胖孕妇因脂肪细胞分泌物质干扰胰岛素信号致抵抗加重,年龄大、不健康生活方式会提升风险;既往有病史及多胎妊娠孕妇风险高,年龄大、不合理生活方式会加大再次发病或引发风险。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联:一般来说,年龄较大的孕妇(如35岁及以上)本身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而如果这部分孕妇同时存在家族遗传易感性,那么风险会进一步升高。在生活方式方面,有家族糖尿病遗传史的孕妇如果本身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会进一步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几率。
胰岛素抵抗
:在妊娠中晚期,胎盘会分泌多种激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等,这些激素会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正常情况下,身体会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来代偿这种抵抗,但如果孕妇自身的胰岛β细胞功能不能适应这种生理变化,就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引发妊娠期糖尿病。例如,胎盘生乳素可以抑制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摄取和利用,使得肌肉、脂肪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血糖利用障碍,进而促使血糖升高。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联:随着孕妇年龄的增长,身体的代谢调节功能可能会有所下降,胰岛β细胞的功能也可能不如年轻孕妇那样良好,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无法代偿的情况。而如果孕妇在孕期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会加重胰岛素抵抗的程度;缺乏运动的孕妇,身体的代谢率较低,也更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肥胖
:孕前体重指数(BMI)≥24的孕妇,在孕期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的孕妇。肥胖孕妇体内脂肪细胞增多,脂肪细胞会分泌一些炎症因子和脂肪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等,这些物质会干扰胰岛素的信号传导,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从而引发妊娠期糖尿病。例如,瘦素虽然可以抑制食欲,但肥胖孕妇体内瘦素水平升高,却出现了瘦素抵抗,使得机体不能正常感知瘦素的信号来调节能量代谢,进而影响血糖的稳定。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联:年龄较大的肥胖孕妇,身体的各项代谢功能相对较弱,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更高。而且肥胖孕妇往往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不节制、运动少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剧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比如,肥胖且年龄较大的孕妇,如果继续保持高热量、高油脂的饮食习惯,同时缺乏运动,会使体重进一步增加,胰岛素抵抗情况更加严重,大大增加了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性。
妊娠相关因素
: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会明显升高。另外,多胎妊娠的孕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更为明显,胎盘分泌的干扰胰岛素的物质更多,同时多个胎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加,孕妇的代谢负担加重,所以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也高于单胎妊娠的孕妇。例如,多胎妊娠时,胎盘的面积相对较大,分泌的胎盘生乳素等抗胰岛素激素的量也更多,对胰岛素的抵抗作用更强,更容易导致血糖异常。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联:对于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孕妇,如果年龄较大,身体的恢复和代谢调节能力更差,再次妊娠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会进一步加大。在生活方式方面,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孕妇如果在本次妊娠期间没有合理调整饮食和增加运动,仍然保持不利于血糖控制的生活方式,也会显著增加再次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而多胎妊娠的孕妇,无论年龄大小,由于妊娠本身的特殊性,都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血糖情况,一旦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饮食不科学等,就很容易引发妊娠期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