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异常的治疗分妊娠期和分娩期,妊娠期孕中期观察,28周前异常多可自行转位,可通过膝胸卧位调整,孕晚期30周后异常可在医生指导下外倒转术但有风险;分娩期头位异常分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胎头高直位处理不同,臀位分情况处理,横位需立即剖宫产。特殊人群高龄产妇、有剖宫产史产妇、有妊娠合并症产妇胎位异常处理需更谨慎,要密切监测保障母婴安全。
一、妊娠期胎位异常的观察与矫正
孕中期:妊娠28周前发现胎位异常,多为暂时性,因为此时羊水相对较多,胎儿在子宫内活动空间较大,有可能自行转为头位。孕妇可通过适当的体位调整来帮助胎位转正,如膝胸卧位:孕妇排空膀胱,松解裤带,跪于床上,大腿与床面垂直,身体俯向床面,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左右,连做1周后复查。这种体位可利用胎儿重心改变,增加胎儿转为头位的机会,需要考虑孕妇的身体状况,如有先兆早产、胎盘低置等情况则不适合采用此方法。
孕晚期:妊娠30周后仍为异常胎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外倒转术,通过手法转动胎儿使其转为头位。但此操作有一定风险,如导致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等,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操作前需进行超声检查等评估胎儿情况,适合胎儿情况良好、羊水适量、无脐带绕颈等情况的孕妇。
二、分娩期胎位异常的处理
头位异常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在分娩过程中,若产妇一般情况良好,产力正常,胎儿不大,可先试产。第一产程中要保证产妇充分休息和营养,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注意胎头下降、宫口扩张等情况。若产程进展缓慢,可考虑人工破膜,加强宫缩等措施。当第二产程时,若胎头双顶径已达坐骨棘平面或更低,可经阴道助产,如使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助产;若胎头位置较高,可能需要剖宫产结束分娩。
胎头高直位:高直后位时,若骨盆正常、胎儿不大,可试产,但产程进展往往不顺利,多需剖宫产;高直前位时,若骨盆正常、胎儿不大,也可在严密观察下试产,若试产失败则需剖宫产。
臀位
足月初产妇、骨盆狭窄等情况: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骨盆正常、胎儿体重适中的足月初产妇:可在严密观察下经阴道分娩。第一产程中要让产妇侧卧,不宜站立走动,少做肛查和阴道检查,不灌肠,尽量避免胎膜早破。一旦破膜,要立即听胎心,若胎心异常,应及时处理。第二产程时可行臀助产术或臀牵引术。臀助产术是在胎儿脐部娩出后,一般应在2-3分钟内娩出胎头,最长不超过8分钟;臀牵引术则是胎儿全部由接产者牵拉娩出,这种方法对胎儿损伤较大,现在已较少使用。
横位:横位是一种危及胎儿和产妇生命的胎位,一旦确诊,应立即剖宫产终止妊娠。若出现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征象,无论胎儿是否存活,均应行剖宫产术,同时要注意纠正休克等情况。
特殊人群胎位异常的注意事项
高龄产妇:高龄产妇发生胎位异常的风险相对较高,且在分娩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可能增加。对于高龄产妇的胎位异常,在处理时要更加谨慎,密切监测产程进展和胎儿情况,因为高龄产妇的子宫收缩力可能不如年轻产妇,试产过程中需要更频繁地评估产程,一旦出现产程异常等情况,应及时果断采取剖宫产等措施,以保障母婴安全。
有剖宫产史的产妇:若既往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出现胎位异常时,需要综合评估子宫切口情况等。如果选择试产,要严格掌握试产的指征和条件,密切观察子宫有无压痛、腹痛等情况,警惕子宫破裂的发生,一旦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剖宫产。
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如合并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胎位异常的处理需要更加谨慎。例如合并心脏病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要注意减轻心脏负担,胎位异常的处理方式可能需要根据心功能情况等进行调整,尽量选择对产妇心功能影响较小的分娩方式;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要注意控制血压,胎位异常的处理要在保障产妇血压稳定的前提下进行,避免因产程延长等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增加子痫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