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包括一级预防(防止老年人群中发生糖尿病,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管理)、二级预防(早期发现糖尿病,防止病情进展和并发症发生,定期筛查、病情监测控制及并发症早期筛查)、三级预防(延缓并发症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并发症规范化治疗、综合管理及多学科协作),是贯穿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的系统工程,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为老年人提供全面个体化健康管理服务。
措施:
生活方式干预:指导老年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建议老年人采用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模式,控制总热量摄入,多吃蔬菜、全谷物等;适量运动,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维持健康体重,使体质指数(BMI)保持在18.5~23.9kg/m2之间,避免超重和肥胖。
高危人群识别与管理:积极识别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如年龄≥40岁、有糖调节受损史、肥胖(BMI≥28kg/m2)、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患者等,对这些高危人群加强健康管理,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每半年至1年检测一次空腹血糖或糖耐量试验等。
二级预防
目标:早期发现糖尿病,防止已发生的糖尿病病情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措施:
定期筛查:对老年人群进行定期糖尿病筛查,建议40岁以上老年人至少每年检测一次空腹血糖,对于空腹血糖受损(6.1~7.0mmol/L)或糖耐量减低(7.8~11.1mmol/L)的老年人,应进一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明确诊断;对于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老年人,筛查频率应适当增加。
病情监测与控制:一旦确诊糖尿病,要密切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了解血糖控制情况。根据老年人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一般来说,老年糖尿病患者的HbA1c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至小于7.5%,但要避免低血糖发生。同时,要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积极控制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时可进一步降低至130/80mmHg以下;血脂异常患者应根据情况调整血脂水平,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2.6mmol/L以下,合并心血管疾病时可降至1.8mmol/L以下。
并发症早期筛查:定期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筛查,如眼部检查(包括眼底检查)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足部检查,观察足部皮肤情况、有无感觉异常等,早期发现糖尿病足;肾脏检查,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等。
三级预防
目标:延缓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伤残和死亡。
措施:
并发症规范化治疗:对于已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老年人,进行规范化治疗。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病情可选择激光治疗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要进行降压、减少尿蛋白等治疗;糖尿病足患者要进行创面处理、改善循环等治疗。
综合管理: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包括心理支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患病可能给老年人带来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营养支持,根据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保证其营养需求,同时控制血糖;运动康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继续指导老年人进行适当的运动,维持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改善身体状况。
多学科协作: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管理,如内分泌科、心血管科、眼科、骨科等多学科联合,为老年人制定全面的治疗和管理方案,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老年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是一个贯穿老年糖尿病患者整个病程的系统工程,需要从预防发病、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并发症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考虑老年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合并疾病等多种因素,为老年人提供全面、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