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有多种症状和体征,阴道出血情况包括24小时内出血量超500ml(剖宫产超1000ml),有急性大量出血和慢性少量持续出血两种速度表现;全身表现有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以及贫血相关表现如乏力、头晕、心慌等;子宫收缩相关表现包括子宫收缩乏力时子宫软、轮廓不清、宫底升高,胎盘因素导致出血时可见胎盘残留等情况;其他伴随体征有会阴及阴道损伤的明显裂伤伤口,凝血功能障碍时的皮肤瘀斑、瘀点及伤口渗血不止等。
一、阴道出血情况
1.出血量:产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是诊断产后出血的重要指标。不同个体的出血量判断需综合考虑,例如正常分娩后出血量相对较少,而一些高危因素产妇如多胎妊娠、巨大儿分娩等可能出血量较多。对于有贫血倾向或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产妇,少量的出血也可能导致较明显的不适,因为其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
2.出血速度:可表现为急性大量出血和慢性少量持续出血。急性大量出血时,阴道出血速度快,短时间内即可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慢性少量持续出血时,可能一开始出血量不多,但持续时间较长,产妇可能逐渐出现乏力、头晕等贫血相关症状,尤其对于本身有贫血病史或营养状况不佳的产妇,这种慢性失血更易加重贫血程度。
二、全身表现
1.休克表现:当出血量较多时,产妇会出现面色苍白、口唇苍白、甲床苍白等贫血外貌。心率会增快,最初可能是代偿性心率加快,以试图维持心输出量,随着出血量进一步增加,心率会持续增快且力量减弱。血压可下降,早期可能表现为脉压差减小,随后收缩压逐渐下降。严重休克时,还可能出现尿量减少,因为机体为了保证重要脏器灌注,会减少肾血流量,导致尿量降低。对于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产妇,产后出血导致的休克可能会使原有的血压异常情况加重,增加治疗难度。
2.贫血相关表现:长期慢性失血或急性大量失血后,产妇会有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乏力是因为机体血红蛋白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各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头晕是由于脑部供血相对不足;心慌是心脏为了弥补缺氧状况而代偿性加快搏动的表现。对于年轻产妇,若本身活动量较大,产后出血导致的贫血会明显影响其日常活动能力,而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产妇,心慌等症状可能会诱发心脏方面的不良事件。
三、子宫收缩相关表现
1.子宫收缩乏力:正常产后子宫会持续收缩以压迫子宫肌层内的血管起到止血作用。当子宫收缩乏力时,子宫较软,轮廓不清,在腹部触诊时可感觉到子宫松弛状态。例如用手按压子宫底部,感觉子宫不像正常产后那样坚实。通过宫底高度也可辅助判断,子宫收缩乏力时宫底升高,子宫位置较软且高于正常位置。对于经产妇,由于有过多次分娩经历,子宫肌纤维弹性相对较差,更容易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且病情可能相对更严重。
2.胎盘因素相关表现:如果是胎盘滞留或胎盘残留等胎盘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可能在检查子宫时发现胎盘部分残留于宫腔内,子宫收缩不良,宫口可能有胎盘组织堵塞等情况。例如在人工剥离胎盘时可感觉到胎盘剥离不全或有残留组织。对于有前置胎盘病史的产妇,再次分娩时发生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风险更高,且病情更复杂,因为前置胎盘会影响胎盘的正常剥离。
四、其他伴随体征
1.会阴及阴道损伤相关体征:如果是由于会阴、阴道裂伤导致的产后出血,检查可见会阴或阴道有明显的裂伤伤口,伤口可能有活动性出血或陈旧性血迹。对于会阴侧切的产妇,若出现产后出血,需要检查侧切伤口有无裂开等情况。有过会阴手术史或会阴弹性较差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更易发生会阴及阴道裂伤,从而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2.凝血功能障碍相关体征:若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产后出血,可能会有皮肤瘀斑、瘀点等表现,这是因为凝血因子缺乏导致血管内凝血功能异常,血液容易渗出。同时,可能会有伤口渗血不止的情况,即使对出血部位进行了压迫等处理,仍有持续渗血现象。对于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基础疾病的产妇,产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导致产后出血的可能性较大,需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