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炎有多样临床表现,轻症与重症表现不同,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长期大量饮酒及饮酒方式特殊者更易发病且表现有特点,包括消化道、全身症状与体征,轻症重症表现,不同人群差异及与生活方式相关特点。
消化道症状:酒精性肝炎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这是较为常见的表现之一,患者对食物的兴趣明显降低,进食量减少。还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会频繁出现恶心感,进而引发呕吐,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等情况。另外,右上腹不适也较为多见,患者会感觉右上腹有胀满、隐痛等异样感觉。
全身症状:患者往往有乏力的表现,体力明显下降,即使进行轻微活动也会感到疲惫不堪。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发热可能是机体对肝脏炎症的一种应激反应。
体征表现:
肝脏肿大: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发现肝脏肿大,这是因为肝脏在炎症刺激下发生了肿大。肿大的肝脏质地一般偏软,边缘较钝。
黄疸: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这是由于肝脏受损,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黄疸的程度可轻可重,轻度黄疸可能仅表现为皮肤轻度发黄,重度黄疸则全身皮肤明显黄染。
严重程度相关表现
轻症酒精性肝炎:一般症状相对较轻,上述消化道症状、全身症状及体征表现相对不严重,肝脏功能损伤程度相对较轻,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轻度升高,总胆红素升高等情况也相对不显著。
重症酒精性肝炎: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黄疸,黄疸迅速加深,皮肤巩膜黄染程度加剧。还可能出现腹水、下肢水肿等情况,这是因为肝脏合成蛋白功能下降,导致低蛋白血症,进而引起腹水和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肝性脑病,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这是由于肝脏解毒功能严重受损,毒素在体内蓄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指标明显异常,如ALT、AST显著升高,凝血功能障碍,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明显延长等。
不同人群的差异表现
男性:由于男性一般饮酒频率和饮酒量可能相对女性更高,所以相对女性更容易患酒精性肝炎,且在相同饮酒量情况下,男性酒精性肝炎的发生风险可能高于女性。男性患者在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可能因为饮酒习惯等因素,肝脏损伤进展相对较快。
女性:女性对酒精的代谢能力相对男性较弱,所以相同饮酒量下,女性酒精性肝炎的发生可能更早,且肝脏损伤程度可能相对更重。女性患者在出现症状时,可能更容易出现一些与女性生理状态相关的影响,比如在月经周期等因素影响下,症状可能会有一定波动,但总体肝脏炎症表现是明确的。
老年人:老年人肝脏功能本身有所减退,对酒精的代谢和解毒能力下降,所以即使饮酒量不多,也更容易发生酒精性肝炎。老年人患酒精性肝炎时,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比如乏力等全身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衰老的正常表现而被忽视,黄疸等症状出现时可能已经处于较严重的阶段。而且老年人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概率较高,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会使酒精性肝炎的病情更加复杂,治疗难度增加。
青少年:青少年肝脏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酒精的耐受性更差,饮酒后更容易导致肝脏损伤,发生酒精性肝炎。青少年患者在出现临床表现时,可能会因为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肝脏损伤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更大,比如可能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合成等功能,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而且青少年可能对自身症状的感知和表达不如成年人准确,需要家长和医生更加密切地观察。
与生活方式相关的表现特点
长期大量饮酒者:长期大量饮酒是酒精性肝炎的重要诱因,这类人群出现酒精性肝炎的概率明显高于偶尔少量饮酒者。在临床表现上,往往肝脏损伤相对较重,上述各种症状和体征出现的频率更高、程度更严重。因为长期大量的酒精持续刺激肝脏,导致肝脏反复受到炎症损伤,所以病情进展相对较快。
饮酒方式特殊者:比如喜欢空腹饮酒的人,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更大,进而影响肝脏的血液供应和代谢等功能,更容易引发酒精性肝炎,且临床表现可能更明显,肝脏损伤可能更早出现。还有饮酒时同时进食较少富含营养物质食物的人,也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酒精性肝炎相关表现更早更严重地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