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生长受限的诊断需综合多方面信息,包括采集孕妇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孕期情况等病史,测量宫高、腹围、血压、体重等体格检查,进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测量胎儿径线及评估胎盘情况等超声检查,查血常规、血生化、感染指标等实验室检查,还有胎心监护、脐血流多普勒检查等其他检查,全面评估后做出准确诊断,需考虑个体差异分析各项指标。
既往病史:询问孕妇既往有无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心脏病等全身性疾病。例如,孕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全身小动脉痉挛,影响胎盘血流灌注,易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合并糖尿病时,高血糖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胎儿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蛋白、脂肪合成,同时高血糖引起胎儿高渗性利尿,导致胎儿脱水,影响胎儿生长。还有孕妇有无子宫畸形、多次流产或早产史等,子宫畸形会影响子宫胎盘的血供和胎儿的生长空间;多次流产或早产史可能提示有子宫内环境不良等情况。
孕期情况:了解孕期孕妇的营养状况,是否存在严重贫血、营养不良等情况,孕妇的饮食结构是否合理,摄入的蛋白质、热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是否充足。还要询问孕期有无感染史,如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感染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另外,孕妇有无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可导致血管收缩,减少胎盘血流;酗酒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体格检查
测量宫高、腹围:定期测量宫高、腹围是筛查胎儿生长受限的重要方法。将测得的宫高数值与相同孕周的正常宫高值进行比较,如果连续2次宫高均在第10百分位数以下,或宫高增长缓慢(孕28周后每周宫高增长<0.8cm),提示可能存在胎儿生长受限。但要注意,孕妇的体型、羊水情况等因素可能影响宫高、腹围的测量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血压测量:检查孕妇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的常见原因之一,若血压升高,需进一步评估病情。
体重测量:监测孕妇体重增长情况,每周测量体重,若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长,可能提示胎儿生长受限相关的营养供应问题。
超声检查
胎儿生物物理评分:通过超声检查评估胎儿的呼吸运动、胎动、肌张力及羊水量等指标进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胎儿生长受限的胎儿可能出现生物物理评分异常。
测量胎儿各项径线: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长(FL)等径线。计算胎儿体重,若胎儿体重低于同孕周正常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提示胎儿生长受限。同时,观察胎儿的结构有无异常,排除胎儿本身的畸形导致的生长受限。例如,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可能影响胎儿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导致生长受限;神经管畸形等也可能与胎儿生长受限相关。
评估胎盘情况:超声检查胎盘的位置、厚度、成熟度等。胎盘位置异常(如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可能影响胎盘功能;胎盘厚度异常(过厚或过薄)、胎盘成熟度过早等也可能与胎儿生长受限有关。还可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测脐动脉、子宫动脉等血流情况,脐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等指标异常,提示胎盘血流阻力增加,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加也会影响胎盘的血供。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孕妇是否存在贫血,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提示贫血,贫血可导致胎盘供氧不足,影响胎儿生长。
血生化:检测孕妇的血糖、肝肾功能等指标。血糖异常(如糖尿病)会影响胎儿代谢和生长;肝肾功能异常可能影响母体的内环境稳定,间接影响胎儿生长。
感染指标:如血常规中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以及特定病原体的血清学检查,若孕妇存在感染,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导致胎儿生长受限。
其他检查
胎心监护:通过胎心监护了解胎儿的胎心基线、胎动时胎心的反应等情况。胎儿生长受限的胎儿可能出现胎心监护异常,如基线变异减少、晚期减速等,提示胎儿在宫内可能存在缺氧等情况。
脐血流多普勒检查:除了评估脐动脉血流外,还可检查大脑中动脉等血流情况,大脑中动脉血流阻力降低可能是胎儿为保证脑血流灌注而出现的代偿性改变,有助于早期发现胎儿生长受限并评估其严重程度。
总之,胎儿生长受限的诊断需要综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评估,以便早期发现胎儿生长受限,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孕妇,在诊断过程中都要充分考虑其个体差异,准确分析各项检查指标,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