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粥样硬化怎么办

来源:民福康

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结合力量训练)、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控制血压、糖尿病控制血糖、血脂异常控制血脂)、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以及定期监测与随访(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监测)来应对脑动脉粥样硬化,不同年龄患者在各方面需考虑个体差异进行相应处理。

一、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方面: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每日膳食中饱和脂肪酸供能应低于总能量的10%,胆固醇摄入量应低于300mg/日。例如,应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的摄入,蔬菜每日摄入量300~500g,水果200~300g,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这是因为高饱和脂肪酸和高胆固醇饮食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而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

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橄榄油、鱼油等,其中富含的ω-3脂肪酸具有抗炎、调节血脂等作用。有研究表明,适量补充ω-3脂肪酸可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等脂质水平,对脑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运动方面: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的判断标准是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220-年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体重指数(BMI)应控制在18.5~23.9kg/m2,BMI=体重(kg)/身高2(m2)。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压、血脂等指标,从而减轻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风险。同时,运动还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还可结合适量的力量训练,如每周2~3次的抗阻运动,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进一步辅助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二、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

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患者需遵循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如[常见降压药名称1]、[常见降压药名称2]等,同时要定期监测血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可能略有差异,老年患者在保证脏器灌注的前提下逐步降压。

2.糖尿病:

严格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应控制在7%以下。高血糖会导致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糖尿病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如[降糖药名称1]、[降糖药名称2]等)来平稳控制血糖。同时要注意监测血糖变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健康风险。

3.血脂异常:

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般患者应将其控制在2.6mmol/L以下,高危患者(如已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需控制在1.8mmol/L以下。血脂异常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以及使用调脂药物(如[调脂药名称1]、[调脂药名称2]等)来调节血脂水平。不同年龄患者对血脂控制的目标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例如儿童血脂异常的管理需综合考虑生长发育等因素。

三、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对于无禁忌证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考虑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血栓形成。但需注意,阿司匹林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需谨慎使用。不同年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风险和收益需权衡,老年患者需关注胃肠道出血等风险。

2.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脂,还具有稳定斑块等作用。常用的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等,可有效降低LDL-C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但使用他汀类药物时需监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等指标,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对于儿童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密切监测生长发育等情况。

四、定期监测与随访

1.影像学检查:

定期进行头部血管的影像学检查,如颈动脉超声、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CT血管成像(CTA)等,以评估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情况。颈动脉超声可以简便快捷地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是否存在斑块等情况,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于病情变化较快或有特殊情况的患者,检查频率可能需要调整。

2.临床症状监测:

密切关注自身临床症状,如是否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症状。一旦出现新的或加重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因为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脑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不同年龄患者对症状的感知和耐受程度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对一些轻微症状不够敏感,需家属密切观察其身体状况。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代谢疾病,是由于体内脂蛋白代谢异常引起的,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高血压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高血压可以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因为高血压长期对管壁有大的压力,就会损伤血管的内膜,损伤血管内膜实际上就是启动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开始。因此,对于高血压的病,一定要积极防治,就是按照医生的指导降压,我们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因为长效降压药让血药浓度是比较稳定的,而尽量少用短效药物,因为短效的血药浓度不稳定,可以造成血压的忽高忽低,此时实际上就是对
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危害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病因之一,也就是脑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发生,就可能出现脑血管病,脑血管病有出血性以及缺血性,也就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对血管管壁的损害,当管壁损害以后,薄弱后就会破裂,破裂之后出现脑出血,如果管壁损害了以后形成斑块,越长越厚,使管腔变狭窄,最后血管闭塞,就会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叫脑梗死。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主要
脑袋整天昏昏沉沉没精神,是不是癌症
胡凤山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脑袋整天昏昏沉沉没精神可能是癌症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癌症属于恶性疾病,对于能量的需求比较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能量,如果不能摄入足够的能量,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精神状态。并且癌症会影响食欲,导致进食量减少,容易引发低血糖,从而造成脑袋整天昏昏沉沉、头晕的症状。也可以考虑患者
多发性脑梗是怎么回事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多发性脑梗即多发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可能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炎性物质刺激、血压升高等原因引起的。 1、脑动脉粥样硬化 由动脉内层的胆固醇长时间沉积,会导致血管壁增厚和狭窄,进而引起血液流动的障碍。 2、炎性物质刺激 脑部组织长时间在炎性物质的刺激下,可能会造成血管的狭窄和闭塞,从而引发多发性脑梗死。
多发脑梗死什么意思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多发脑梗死即多发性脑梗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供血系统脑血管闭塞而引起的脑梗死。 该病可能与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栓塞等因素有关,还可能由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长时间吸烟等危险因素而引起患者多处脑组织缺血萎缩或坏死。患者可表现为患侧偏瘫、头痛头晕、感觉异常、失语、智力减退等症状。 患者可遵
脑中风是怎么引起的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中风一般指脑卒中,可能是血压偏高、血糖偏高、同型半胱氨酸偏高等原因引起的。 1、血压偏高 血压持续偏高的患者可导致脑动脉长时间受到高压冲击,容易发生破裂出血,引发出血性脑卒中。 2、血糖偏高 血糖长时间偏高容易造成血管病变,使得脑部血管狭窄、闭塞,进而引起缺血性脑卒中。 3、同型半胱氨酸偏高 同型
头晕手麻是脑梗吗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的专业名称是脑梗死,头晕手麻可能是脑梗死引起的,也可能与颈椎病有关。 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情况时,可能会造成局限性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堵塞,大脑的功能容易受到影响,使其出现头晕、手麻等不舒服的症状。但是头晕和手麻并非脑梗死的特异性表现,患者患有颈椎病时,突出的椎间盘可能会对脑血管造成
高血压危险吗
赵鹏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高血压是非常危险的,这主要包括心脏损害、诱发脑血管疾病、肾脏影响等方面。 1.心脏损害 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肌逐渐肥厚,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心脏就如同一个泵,当它长期承受过高压力时,其工作效率和寿命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2.诱发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可使血管壁受损、变
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塞是怎么回事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塞指的是脑梗死,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可能是高血压、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壁压力较大,弹性较弱,容易引起脑部小动脉玻璃样变,引起血管弹性变差,导致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 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大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导致脑血栓形成,引起动
脑梗多发性是什么意思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多发性是指多发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是指患者的脑实质内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梗死部位。 多发性脑梗死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栓塞等原因引起,但还有可能和长期吸烟、酗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疾病的发生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患者会出现感觉异常、面瘫、失语、智力减退、嗜睡等症
动脉粥样硬化吃什么药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首先要看动脉粥样硬化的阶段,脑动脉粥样硬化分成四期,第一期是内膜增厚期,也就是内膜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在内皮损伤的情况下,当发现超声波报告有内膜增厚,一定要积极去查找引起内皮损伤的因素,比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现后就要加用叶酸来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还有尿酸是否增高,尿酸增高要吃降低或者排泄尿酸的药物;以及是否有贫血,如果发现有贫血
动脉粥样硬化的并发症有哪些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脑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以及出血行疾病,一个是血管堵了,另一个是血管破了,在脑子里会引起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种血管问题实际上是全身性的,可以造成心脏的血管问题,从而可以变成心梗;造成肢体血管的问题就可以出现肢体血栓或者静脉的扩张、迂曲,造成下肢静脉血栓、下肢营养不良,所以对于动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生活当中可能就是正常人,只有在体检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比如看到自己有斑块或者血管有狭窄,甚至于更早期的有内膜增厚,这个时候应该注意产生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因素的干预,以及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展饮食方面的注意,比如血脂向内皮下转移,要尽量减少血脂增加,可以用抑制血脂吸收的药物或者降低合成的药物。另外,饮食上也尽量少吃一些
动脉粥样硬化什么意思
王琳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三甲
主动脉粥样硬化是指主动脉出现胆固醇沉积,从而表现为粥样硬化。主动脉内壁的细胞会吞噬胆固醇,胆固醇进入到血管壁,就可以表现为粥样硬化。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弹性下降,甚至会出现动脉壁溃疡或者出血。动脉血管分支处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以导致血管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什么意思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主动脉硬化意思是主动脉出现了一定程度硬化,主动脉弹性功能下降,主动脉硬化发生和年龄有直接关系,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弹性会逐渐下降,有些患者可能同时存在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等危险因素,三高危险因素也会促进动脉硬化进展。主动脉硬化的患者要注意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动脉硬化快速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发生在心脏血管任何部位,一般出现在血管分叉处或者血管走形弯度比较大的部位以及局部有心肌桥部位。因为这些部位血流容易发生湍流,导致血管内皮更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容易引起粥样硬化而导致斑块形成。因此,积极控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