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尿潴留需从多方面入手,生活中要合理饮水、规律排尿、适度运动;疾病方面要预防前列腺等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用药时要谨慎使用可能致尿潴留的药物;特殊人群如孕妇、术后患者也有相应注意事项,如孕妇避免子宫压迫膀胱等,术后患者尽早排尿防尿潴留。
一、生活习惯方面
1.合理饮水
对于一般人群,每天应保持适量的水分摄入,大约1500-2000毫升左右,但要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如果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会使膀胱迅速充盈,增加尿潴留的风险。例如,健康成年人可以分多次饮水,每次饮水200-300毫升左右。对于有前列腺增生等易患尿潴留风险的男性,夜间应适当减少饮水量,避免夜间膀胱过度充盈。
儿童的饮水需根据年龄调整,一般来说,3-6岁儿童每天饮水约1000-1400毫升,6-12岁儿童约1400-1600毫升,要避免儿童在睡前大量饮水,防止夜间睡眠中发生尿潴留。
2.规律排尿
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不要长时间憋尿。一般建议每2-4小时排尿一次。对于工作繁忙的人群,可设置闹钟提醒自己按时排尿。长期憋尿会使膀胱肌功能受损,导致膀胱收缩无力,增加尿潴留的发生几率。
老年人由于膀胱功能有所减退,更应注意规律排尿。例如,早上起床后、饭前饭后等时间点都要尽量按时去排尿,避免尿液在膀胱内潴留过久。儿童也应培养良好的排尿习惯,防止因贪玩等原因憋尿,影响膀胱正常功能发育。
3.适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膀胱的血液循环和肌肉功能。成年人可以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有助于膀胱的正常收缩和排尿功能。例如,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快走,能够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对预防尿潴留有帮助。
老年人可以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散步等。太极拳的缓慢动作有助于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增强盆底肌肉的控制能力。老年人每天散步30分钟左右,分多次进行,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尿潴留的作用。儿童则应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1-2小时的户外活动,如在公园玩耍、跑步等,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膀胱功能的良好状态。
二、疾病相关预防
1.前列腺疾病的预防
对于男性,尤其是中老年男性,要注意预防前列腺疾病。定期进行前列腺相关检查,如前列腺超声检查等。如果患有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应积极治疗。前列腺炎患者要注意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避免久坐,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前列腺增生患者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因为前列腺增生是导致男性尿潴留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前列腺增生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尿潴留的发生风险。
女性如果患有盆腔炎等妇科疾病,也应及时治疗,因为盆腔炎症可能会累及膀胱周围组织,影响膀胱的正常功能,增加尿潴留的可能性。
2.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
对于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人群,如脑血管疾病、脊髓损伤等,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并注意加强膀胱功能的训练。例如,脊髓损伤患者可以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膀胱训练,包括定时排尿、盆底肌肉训练等,以预防尿潴留的发生。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病情稳定后,也应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膀胱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尿潴留的风险。
三、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1.谨慎使用相关药物
一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尿潴留的副作用,如某些抗胆碱能药物、抗组胺药物等。在使用这些药物前,应详细咨询医生。例如,患有过敏性疾病需要使用抗组胺药物的患者,应向医生说明自己的身体状况,特别是是否有前列腺增生等易发生尿潴留的潜在风险。如果必须使用可能导致尿潴留的药物,要密切观察自己的排尿情况,一旦出现排尿困难等异常,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时更要谨慎,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与年轻人不同。在使用任何新的药物之前,都要了解其可能的副作用,特别是对泌尿系统的影响,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
孕妇随着孕周的增加,子宫逐渐增大,可能会压迫膀胱,增加尿潴留的风险。孕妇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活动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可以在白天适当散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也有助于膀胱的正常排空。晚上休息时,尽量采取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对膀胱的压迫,但如果左侧卧位感到不适,也可以适当调整体位。另外,孕妇要注意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因为泌尿系统感染也可能诱发尿潴留。
2.术后患者
对于接受手术的患者,尤其是下腹部、盆腔等部位手术的患者,术后要注意观察排尿情况。术后患者可能会因为伤口疼痛等原因不敢排尿,从而导致尿潴留。医护人员会鼓励患者尽早排尿,患者自己也要克服恐惧心理,尝试在术后适当的时间进行排尿。如果出现排尿困难,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方法,如听流水声诱导排尿等。对于老年术后患者,由于身体恢复相对较慢,更要密切关注排尿情况,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导尿等处理,但要尽量减少导尿带来的感染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