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一部分,累及脑大、中动脉,发病机制涉及脂质浸润、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炎症反应,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基础疾病,病理改变有早期脂质条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形成,对机体可致脑部供血不足、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头颅CT、MRI、颈动脉超声、脑血管造影)和血液检查(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等检测)
一、定义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脑动脉管壁因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等原因,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的一种血管病变。这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主要累及脑的大、中动脉,如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等。
二、发病机制
1.脂质浸润学说:血液中的脂质,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容易沉积在动脉内膜下。正常情况下,动脉内膜有完整的屏障功能,但当内膜受损时,脂质更容易侵入。例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可损伤动脉内皮细胞,使脂质易于沉积。
2.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动脉内膜受损后,中膜的平滑肌细胞会迁移到内膜下,并大量增殖,同时合成胶原纤维等细胞外基质,参与粥样斑块的形成。
3.炎症反应参与: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起到重要作用。炎症细胞浸润到动脉内膜,释放炎症因子,进一步加重内皮损伤和脂质沉积等病理过程。
三、危险因素
1.年龄与性别: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壁的功能和结构逐渐发生变化,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风险增加。在性别方面,男性发病风险通常高于女性,尤其是在绝经前,可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有关,绝经后女性发病风险逐渐接近男性。
2.生活方式
高脂饮食: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会导致血液中血脂水平升高,增加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高脂饮食的人群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饮食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也显著升高。
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血小板聚集,还会影响血脂代谢,导致血脂异常,从而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发病风险越高。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身体代谢功能下降,血脂、血压容易出现异常,增加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几率。例如,缺乏运动的人群往往更容易出现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这些都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3.基础疾病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壁长期受到高压血流的冲击,容易导致内皮损伤,使脂质更容易沉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长期高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人群。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长期处于较高状态,会引起糖代谢紊乱,同时还会影响脂质代谢,导致血脂异常,并且高血糖还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风险。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很多。
四、病理改变
1.早期改变:动脉内膜出现脂质条纹,这是最早的病理改变,表现为动脉内膜下有黄色的脂质斑点或条纹,主要由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后形成的泡沫细胞组成。
2.纤维斑块形成:随着病情进展,脂质条纹逐渐发展为纤维斑块。斑块表面是一层纤维帽,由胶原纤维、平滑肌细胞等组成,内部含有脂质、坏死物质等。此时动脉管腔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狭窄。
3.粥样斑块形成:纤维斑块进一步发展,内部的坏死物质增多,斑块表面的纤维帽变薄,斑块变得不稳定,容易破裂。粥样斑块的形成会导致动脉管腔明显狭窄,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
五、对机体的影响
1.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会使脑部的血液供应减少,引起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长期的脑供血不足还可能导致脑功能逐渐衰退,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认知功能。
2.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粥样斑块不稳定时容易破裂,形成血栓,血栓堵塞脑血管就会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出现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六、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头颅CT:可以发现脑内是否有因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缺血性病灶等情况,但对于早期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性相对较低。
头颅MRI:对脑内病变的检测更为敏感,能够早期发现脑动脉供血区的微小缺血灶等,有助于评估脑动脉粥样硬化对脑部组织的影响。
颈动脉超声:可以检测颈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有无斑块形成以及斑块的大小、稳定性等情况,因为颈动脉与脑动脉有一定的关联,通过颈动脉超声可以间接了解脑动脉的情况。
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金标准,可以直接显示脑动脉的形态、狭窄部位和程度等,但这是一种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才会考虑使用。
2.血液检查:包括血脂(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的检测。血脂异常、血糖升高、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等都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例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水平越高,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风险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