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近端骨折的评估包括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观察局部症状、压痛及活动受限情况;影像学检查中X线用于初步筛查,CT三维重建精确显示复杂结构,MRI评估软组织情况,不同年龄患者检查各有特点及需注意事项。
1.局部症状观察:查看腓骨近端骨折部位是否有肿胀、瘀斑,肿胀程度可反映局部炎症反应及出血情况,瘀斑分布能提示受伤机制等信息。对于儿童,要注意其皮肤弹性及肿胀表现与成人的差异,儿童皮肤较薄嫩,肿胀可能更易观察但需结合年龄判断严重程度。
2.压痛检查:按压腓骨近端区域,明确压痛部位,压痛最明显处往往是骨折处所在位置。不同年龄人群对压痛的感知和表达不同,儿童可能通过哭闹等表现提示压痛明显区域。
3.活动受限情况:检查下肢的活动范围,骨折时会出现下肢活动受限,如髋关节、膝关节的屈伸等活动受影响。对于儿童,要考虑其正常活动范围与骨折后活动受限的区别,避免误判。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正位和侧位片:是初步筛查腓骨近端骨折的常用方法。可清晰显示腓骨近端的骨折线、骨折端移位情况等。通过正位片能观察腓骨近端的内外侧结构,侧位片可了解前后方向的骨折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患者,X线表现有差异,儿童骨骺未闭合,需注意与骨骺线鉴别。
2.CT检查
三维重建:能更精确地显示腓骨近端骨折复杂的解剖结构,对于一些复杂骨折,如粉碎性骨折,可清晰看到骨折块的数量、大小及其移位方向。尤其在判断骨折块与周围组织如膝关节结构等关系时具有优势,能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不同年龄患者进行CT检查时,需考虑辐射剂量问题,儿童应尽量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以减少辐射影响。
3.MRI检查
软组织情况评估:可用于评估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如肌肉、韧带等是否受损。对于判断骨折愈合过程中软组织的恢复情况也有一定帮助。在儿童中,由于其软组织特点与成人不同,MRI对软组织病变的显示有助于更全面评估病情,但同样要关注检查的安全性和辐射相关问题(虽然MRI无辐射,但检查时间可能较长,需考虑儿童配合度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