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会引发疼痛(腰部慢性隐痛且劳累后加重、下肢放射性刺痛等)、活动受限(腰部及下肢活动范围减小、间歇性跛行)、肌肉痉挛(加重疼痛和活动受限)、神经功能障碍(感觉减退、肌力下降)、脊柱畸形(如腰椎侧凸)等表现,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等人群、老年人、儿童等特定人群易受影响且病情可能随情况发展加重。
下肢放射性疼痛:当病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时,可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可从臀部放射至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甚至足部,疼痛性质多为刺痛、灼痛或电击样痛。比如腰椎间盘退变突出,压迫相应节段的神经根,就会导致下肢放射性疼痛。
活动受限
腰部活动受限:患者腰部的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活动范围会减小。由于腰部疼痛和关节退变,患者会自觉腰部灵活度不如以前,难以完成一些正常的腰部动作,如弯腰系鞋带等。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腰椎退变往往更为明显,腰部活动受限的情况可能相对更突出。
下肢活动受限:下肢放射性疼痛可能会导致患者下肢活动受限,不敢大幅度活动下肢,行走时可能会出现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加重,需要停下休息后才能继续行走。这是因为腰椎退变引起椎管狭窄,影响神经供血,行走时神经缺血缺氧症状加重。
肌肉痉挛
患病部位的肌肉可能会出现痉挛,尤其是腰部肌肉。当腰椎退变导致局部组织受到刺激时,肌肉会不自主地收缩,形成痉挛,进一步加重疼痛和活动受限。例如,突然的腰部扭转等动作可能诱发腰部肌肉痉挛。
神经功能障碍
感觉减退:神经根受压或受损时,相应支配区域的皮肤感觉可能会减退,表现为下肢皮肤麻木、感觉迟钝等。比如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可能提示相应神经根受到累及。
肌力下降:长期的神经受压可能会导致所支配肌肉的肌力下降,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无力,难以完成一些需要力量的动作,如抬腿困难等。儿童若有先天性腰椎发育异常导致的退行性变,可能会影响其下肢正常的运动功能发育,导致肌力下降等问题。
脊柱畸形
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脊柱畸形,如腰椎侧凸等。这是由于腰椎两侧关节退变程度不一致,为了维持身体平衡,脊柱会发生代偿性侧凸。老年人脊柱退变过程中,这种畸形的发生几率相对较高,且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