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衰竭起病急骤、病情迅速恶化,症状多样,包括极度乏力、中低热等全身症状,食欲减退、黄疸、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性格改变、意识障碍、扑翼样震颤等神经系统症状,皮肤瘀点瘀斑等出血倾向,以及少尿或无尿等肝肾综合征相关表现,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有基础肝病病史者症状可能特殊。
全身症状:患者常出现极度乏力,这种乏力感非常明显,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缓解。同时,多数患者会有发热表现,体温可呈中低热,一般在37.5℃-38.5℃左右,这是因为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机体的炎症反应等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
消化道症状:食欲明显减退是常见症状,患者几乎不想进食,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表现。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障碍,会出现黄疸,患者皮肤和巩膜发黄,且黄疸可能进行性加重。另外,部分患者会有腹胀等腹部不适症状,这与肝脏肿大、胃肠道淤血等因素有关。
神经系统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肝性脑病相关表现。早期可表现为性格改变、行为异常,比如原本性格温和的人变得烦躁不安,原本生活规律的人出现睡眠倒错等情况。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还可能有扑翼样震颤,即患者两臂平伸时,手腕会不自主地抖动。
出血倾向: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患者会有出血倾向,可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严重时可能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等情况,这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因为出血会导致机体血容量减少,加重肝脏缺血缺氧,不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
肝肾综合征相关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少尿或无尿等肾功能损害的表现,这是因为肝脏功能衰竭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引起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所致。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急性肝衰竭的症状可能在表现程度等方面有所差异,但核心症状是类似的。比如儿童患者可能在乏力、黄疸等表现上与成人有一定区别,儿童由于自身机体的特点,可能病情变化更为迅速,需要密切观察。女性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因为激素等因素对肝脏功能有一定影响,但急性肝衰竭的主要症状表现不会因性别而有本质不同。有基础肝病病史的患者,其急性肝衰竭的症状可能会因为基础肝病的存在而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或加重情况,需要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时充分考虑患者的病史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