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分级标准为Wagner分级法,分为0-5级,0级有发生足溃疡高危因素无溃疡,1级是表面无感染溃疡,2级为较深溃疡伴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感染,3级是深度溃疡伴骨组织感染或脓肿,4级是缺血性溃疡有部分坏死有截肢风险,5级是全足坏疽需截肢治疗,不同年龄、性别、特殊人群等在各分级的防治及治疗上有不同需关注的点。
1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溃疡常位于足底部,因压力、摩擦或外伤等引起,创面较浅,周围组织无红肿等感染表现。对于不同性别患者,在足部护理上并无本质差异,但女性患者可能更关注足部外观,需加强心理疏导及足部护理指导。生活方式方面,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吸烟会影响足部血液循环,不利于溃疡愈合,需劝导戒烟。
2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溃疡可能深达肌腱、韧带等组织,周围有炎症表现,但未累及骨骼等。老年糖尿病足2级患者,由于身体修复能力下降,感染控制相对较难,需更积极地控制血糖、改善循环等;年轻患者若因运动损伤等因素导致溃疡,要强调规范治疗及后续足部功能康复等。
3级:深度溃疡,伴有骨组织感染或脓肿。溃疡累及骨骼,可能有骨髓炎等情况,局部有脓肿形成。此级患者血糖控制尤为重要,高血糖环境不利于感染控制,不同年龄患者,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治疗感染的同时需兼顾基础疾病的稳定;年轻患者若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糖尿病足发展至此级,需强制改变生活方式,严格控制血糖、饮食等。
4级:缺血性溃疡,局部缺血导致皮肤颜色变黑等,可能已部分坏死。足部因缺血出现组织坏死,有部分组织失去血供而变黑等表现,存在截肢风险。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生4级糖尿病足,由于妊娠状态的特殊性,治疗需更加谨慎,既要考虑感染控制、缺血改善,又要保障胎儿安全;有肝肾疾病的糖尿病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5级:全足坏疽。整个足部都发生坏死、坏疽,往往需要截肢治疗。各类人群中,老年体弱患者若发展至5级糖尿病足,手术耐受性差,需综合评估患者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年轻患者若因未规范治疗糖尿病发展至此级,是对不重视疾病管理的严重警示,需进行深刻的健康宣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