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分早期(1-2周)、中期(2-8周)、后期(术后-1-3个月)。早期包括肌肉等长收缩、踝泵运动,儿童需家长协助、注意力度方式,老年患者强度适中;中期是关节活动度锻炼,儿童家长协助温和循序渐进,老年患者速度慢幅度渐增可借器械;后期是负重行走及恢复力量锻炼,儿童依愈合情况,老年注意平衡。锻炼需个体化,定期复查,儿童查骨骼发育,老年查骨质疏松和关节退变。
踝泵运动:患者平卧或坐位时,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活动,如同泵的抽水动作。缓慢地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然后再缓慢下压,使脚尖远离自己,一组可做10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股骨干骨折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时,要注意锻炼的力度和方式,因为儿童骨骼和肌肉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过于剧烈的锻炼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锻炼后的反应,若出现不适要及时调整锻炼方案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等问题
中期功能锻炼(术后2-8周)
关节活动度锻炼:当骨折端有一定稳定性后,可以开始进行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锻炼。例如在床上进行屈髋屈膝动作,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对于儿童患者,在家长协助下进行温和且循序渐进的关节活动度锻炼,避免过度牵拉导致损伤。老年患者由于关节可能存在退变等情况,锻炼时速度要缓慢,幅度逐渐增加,可以借助康复器械辅助进行关节活动度锻炼,但要注意器械的安全性
后期功能锻炼(术后-1-3个月)
负重行走锻炼: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开始部分负重或完全负重行走锻炼。可先借助拐杖等辅助器械进行部分负重行走,然后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儿童患者骨折愈合相对较快,但也需要根据骨折愈合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谨慎进行负重行走锻炼
恢复肢体力量锻炼在能够负重行走后,进行增强肢体力量的锻炼,如进行上下楼梯锻炼、平地慢走加速锻炼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在后期功能锻炼时要特别注意平衡能力
功能锻炼中的注意事项
遵循个体化原则:每个患者的骨折严重程度、年龄、身体状况等不同
定期复查:在功能锻炼过程中要定期进行X线等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功能锻炼方案
特殊人群复查关注要点
儿童:儿童骨折愈合快,复查时重点观察骨骼生长发育是否受影响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复查要关注骨质疏松改善情况以及关节退变进展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