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肝脓肿由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经血流进入肝脏致肝组织坏死形成,多继发于肠道阿米巴病,有发热、肝区疼痛、全身症状等表现,通过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主要用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及穿刺引流,儿童、孕妇、老年人患该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阿米巴肝脓肿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从肠道病变处经血流进入肝脏,使肝组织发生坏死而形成的脓肿。
二、病因
主要是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多继发于肠道阿米巴病,患者多有肠道阿米巴病史,肠道内的阿米巴滋养体通过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引发感染。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发热:多为长期不规则发热,体温可在38-39℃左右,也可呈弛张热,部分患者有寒战。
肝区疼痛:最为常见,多为持续性胀痛或钝痛,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深呼吸或活动时疼痛可加剧。
全身症状:患者常伴有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全身消耗症状。
2.体征
肝脏肿大:肝脏可明显肿大,有压痛,右上腹或右季肋部可有饱满感,局部皮肤可有水肿。
四、诊断方法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轻度升高或正常,分类中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血清学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血清学方法检测阿米巴抗体,阳性率较高,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粪便检查:部分患者粪便中可找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但阳性率相对较低。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发现肝内液性暗区,有助于定位和引导穿刺。
CT及MRI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脓肿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五、治疗
主要是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及穿刺引流等。常用抗阿米巴药物有甲硝唑等,通过药物杀灭阿米巴原虫来治疗。对于较大的脓肿可进行穿刺引流,以促进脓肿愈合。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阿米巴肝脓肿时,由于其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在诊断时需更谨慎,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避免过度检查。治疗时抗阿米巴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需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进行调整,同时要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孕妇:孕妇患阿米巴肝脓肿时,药物选择需非常谨慎,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诊断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对老年人肝肾功能等的影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