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降低肱骨干骨折风险,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包括加强儿童和老年人安全防护、规范运动训练(运动爱好者、运动员及康复期患者分别注意相关要点)、避免高危职业人群职业伤害、特定人群定期健康检查。
一、加强安全防护
儿童方面: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在日常活动中需避免其进行高风险的攀爬等危险行为。家长应在儿童活动区域去除尖锐物品,设置防护栏等,减少儿童因意外碰撞导致肱骨干骨折的风险。例如在儿童玩耍的窗台边安装防护网,防止儿童坠落受伤。
老年人方面:老年人骨质相对疏松,平衡能力较差,容易发生跌倒。应确保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地面干燥无杂物,卫生间、过道等区域安装扶手,方便老年人行走时抓扶。室内光线要充足,夜间可在床头等位置安装夜灯,避免老年人因视物不清而跌倒。同时,老年人应避免在雨雪天气外出,如需外出最好有人陪同。
二、规范运动训练
运动爱好者及运动员:进行体育运动或训练时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例如进行篮球、足球等运动时,佩戴好护具,如护肩等。在运动过程中要遵循正确的运动姿势和规范,避免过度用力或做出危险的动作。以打篮球为例,要避免进行过于剧烈的身体对抗时动作失控导致肩部受伤进而引发肱骨干骨折。对于专业运动员,要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训练,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运动损伤风险并加以纠正。
康复期患者:骨折康复期的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进行。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急于求成而进行过度的活动。例如骨折后进行肩部康复训练时,要从轻微的活动开始,逐渐增加活动的幅度和强度,防止因训练不当导致肱骨干再次受伤或影响骨折愈合。
三、避免职业伤害
从事高危职业人群:如建筑工人、机械工人等,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建筑工人在高空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防止坠落;机械工人在操作机械设备时要佩戴好防护手套、护肩等装备,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受到意外伤害导致肱骨干骨折。企业也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改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风险。
四、定期健康检查
特定人群:对于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的人群、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的人群等,应定期进行骨密度等相关检查。通过骨密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骨质疏松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如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增强骨骼强度,降低肱骨干骨折的发生风险。一般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