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是否保守治疗需依情况定,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可考虑,儿童、老年及活动少者有适用可能,保守治疗用长腿石膏托等固定,期间做股四头肌锻炼,拆除后渐行屈伸锻炼,有骨折不愈合、膝关节功能障碍等风险,要注意相关事项。
保守治疗的适用情况
儿童患者:儿童髌骨骨折相对较少见,若为无明显移位的儿童髌骨骨折,保守治疗可能是可行的选择。儿童骨骼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通过合适的固定,骨折愈合相对较快,且后期膝关节功能恢复可能较好。但需密切观察骨折对位对线情况,以及固定是否可靠,因为儿童活动度相对较大,要确保骨折部位稳定,避免再次移位影响愈合。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髌骨骨折患者,若骨折移位不明显,保守治疗可以作为一种选择。但老年患者保守治疗期间需注意长期卧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要加强护理,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肌肉收缩锻炼等。
生活方式相对sedentary的患者:对于生活方式较为sedentary,活动量较小的患者,若髌骨骨折移位不明显,保守治疗后通过康复锻炼有可能满足其日常生活需求。但这类患者也需要严格遵循保守治疗的康复计划,确保骨折顺利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
保守治疗的具体措施及康复
固定方法:一般采用长腿石膏托或下肢支具将膝关节固定于伸直位。固定期间要注意观察肢体远端的血运、感觉和运动情况,防止因固定过紧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康复锻炼:在固定期间,要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即大腿肌肉用力收缩和放松,但膝关节不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拆除固定后,逐渐开始膝关节的屈伸功能锻炼,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暴力活动。例如,可先在卧床状态下进行膝关节的小范围屈伸,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力度,同时可借助CPM(持续被动运动)机等辅助设备进行康复锻炼,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保守治疗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骨折不愈合:虽然保守治疗有一定的愈合几率,但仍存在骨折不愈合的可能,尤其是一些骨折本身稳定性较差的情况。若保守治疗过程中骨折端出现硬化、萎缩等不愈合表现,可能需要进一步干预。
膝关节功能障碍:保守治疗后膝关节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活动受限等功能障碍。这与固定时间过长、康复锻炼不及时或不恰当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保守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康复计划,及时调整康复方案非常重要。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保守治疗期间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不利于骨折愈合和伤口恢复(若后期涉及手术情况),同时要密切关注骨折部位的感染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