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骨折治疗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无明显移位单纯骨折选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3-4周、镇痛及呼吸管理;有明显移位超1cm或合并胸腔脏器损伤则手术,手术是切开复位用钢板固定,术后需密切观察及康复锻炼,儿童患者治疗需更谨慎。
一、保守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无明显移位的单纯胸骨骨折,多采取保守治疗。一般来说,骨折端移位较小,未对胸腔脏器造成明显压迫或损伤风险时可选择保守治疗。例如,一些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且骨折移位不明显,就适合保守治疗。
卧床休息:患者需要卧床休息3-4周,卧床时应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一般建议仰卧位,胸部尽量避免受压。这样可以减少骨折端的进一步移位,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折愈合能力较强,卧床休息的时间可能相对较短,但也需要根据具体骨折情况来定。
镇痛治疗: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镇痛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患者的休息和呼吸等功能的维持。对于儿童患者,选择镇痛药物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儿童的年龄适应性,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呼吸管理: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预防肺部并发症。因为胸骨骨折后,患者可能会因为疼痛而不敢深呼吸和咳嗽,容易导致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呼吸管理更为重要,老年患者肺功能本身较差,儿童患者呼吸道较为娇嫩,更需要加强呼吸管理。可以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器训练等方式来辅助呼吸管理。
二、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当胸骨骨折有明显移位,且移位超过1cm,或者合并有胸腔脏器损伤(如心脏损伤、大血管损伤等)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骨折端明显移位,压迫周围重要组织,影响心肺功能时,就需要手术复位固定。
手术复位内固定:手术方式主要是切开复位,使用钢板等内固定材料将骨折端固定。通过手术可以恢复胸骨的正常解剖结构,避免骨折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儿童患者,由于骨骼尚未发育成熟,在选择内固定材料和手术操作时要更加谨慎,尽量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内固定方式和材料。
术后护理: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情况等。患者需要继续注意休息,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康复锻炼。康复锻炼包括胸廓的活动度锻炼等,但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和时机,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内固定物松动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术后康复锻炼需要在医生和家长的密切监护下进行,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恢复情况逐步增加锻炼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