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有呕吐、腹部体征及全身症状等表现。呕吐是突出症状,多在下午或晚间,量大含宿食(十二指肠溃疡梗阻可能含少量胆汁,胃溃疡梗阻一般不含);腹部视诊可见胃型和蠕动波,触诊可及上腹部肿块伴压痛,叩诊呈鼓音且振水音明显;全身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如脱水、低钾低氯性碱中毒等)及营养不良(消瘦、体重下降、贫血等)表现,儿童和老年患者受影响各有特点。
一、呕吐
特点: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最突出的症状,多发生在下午或晚间。呕吐量大,一次可达1000-2000ml,呕吐物含大量宿食,有酸臭味,但不含胆汁(若为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因梗阻部位在十二指肠,呕吐物可能含少量胆汁;而胃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呕吐物一般不含胆汁)。
发生机制:由于幽门梗阻,胃排空障碍,胃内食物潴留,经过一夜的消化,到下午或晚间时胃内积聚大量食物,导致胃强烈收缩而引起呕吐。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对于儿童患者,频繁呕吐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影响生长发育;对于老年患者,可能加重心肺负担,引发其他并发症。
二、腹部体征
视诊:可见胃型和蠕动波,胃型表现为腹部可见到胃的轮廓,蠕动波则是自左肋下向右缓慢蠕动的波。例如,当患者仰卧时,可观察到胃的形状和蠕动的轨迹。
触诊:上腹部可触及肿块,多为因胃扩张和潴留的食物形成的坚实的肿块,质地中等,有压痛。不同年龄人群触及肿块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由于腹部脂肪相对较少,肿块可能更容易被触及,但要注意与其他腹部病变相鉴别;老年患者因腹壁较松弛,也可能触及肿块,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叩诊:上腹部呈鼓音,振水音明显,即敲击上腹部时可听到水的震荡声,这是因为胃内有大量液体和气体潴留,当敲击时液体和气体混合产生振水音。
三、全身症状
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长期呕吐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引起脱水、低钾低氯性碱中毒等。患者可出现口渴、皮肤干燥、弹性减退、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低钾血症时可出现四肢无力、腹胀、心律失常等;低氯性碱中毒可表现为头晕、嗜睡、手足抽搐等。儿童患者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儿童的体液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内环境的失衡。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电解质紊乱的耐受能力较差,可能会更快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营养不良:由于进食减少和呕吐,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患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贫血等营养不良表现。儿童患者长期营养不良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低于同龄人;老年患者则可能加重机体的衰弱,降低抵抗力,容易并发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