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主要由胃十二指肠溃疡反复发作致瘢痕形成引起幽门狭窄所致,溃疡反复发作时先有炎症与水肿阶段,后进入瘢痕形成阶段,同时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等因素也有影响,中青年、男性、长期精神紧张、吸烟、饮酒及长期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且未规范治疗者更易患病。
溃疡反复发作引发病理改变
炎症与水肿阶段: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生时,局部会出现炎症反应,伴有组织水肿。在溃疡活动期,胃酸、胃蛋白酶等侵袭因素与黏膜防御修复因素失衡,炎症细胞浸润,使得幽门周围组织充血、水肿,此时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幽门梗阻,这种梗阻多为功能性梗阻,经过积极的溃疡治疗,炎症消退、水肿减轻后,梗阻可缓解。但如果溃疡反复发作,就会不断刺激幽门周围组织。
瘢痕形成阶段:随着溃疡的反复发生,在愈合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瘢痕。胃十二指肠球部或幽门管的溃疡愈合后,瘢痕组织收缩,就会导致幽门狭窄,进而发展为瘢痕性幽门梗阻。例如,长期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溃疡不断破坏和修复,反复的组织损伤与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过度增生,最终引起幽门的机械性梗阻。
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发生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概率有所不同,一般中青年相对更易患胃十二指肠溃疡,进而增加了发生瘢痕性幽门梗阻的风险。儿童时期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相对较少,但如果有先天性的消化道发育异常等基础疾病,也可能引发相关病变。而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可能与胃黏膜防御机制减退等因素有关,且溃疡往往更容易慢性化,增加了发展为瘢痕性幽门梗阻的可能性。
性别方面:一般男性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概率略高于女性,所以男性相对更易因胃十二指肠溃疡发展为瘢痕性幽门梗阻。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女性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围绝经期等,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也会影响胃黏膜的状态,从而增加溃疡发生的风险。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的人群,其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会影响胃酸分泌等,容易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长期吸烟的人,烟雾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和黏液分泌,削弱胃黏膜的防御功能,增加溃疡发生几率。长期大量饮酒的人,酒精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损伤,使得溃疡更容易发生,进而增加发展为瘢痕性幽门梗阻的风险。
病史方面:有长期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且未经规范治疗的患者,是发生瘢痕性幽门梗阻的高危人群。如果患者既往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较短,但溃疡发作频繁且病情较重,也较易较快进展为瘢痕性幽门梗阻。例如,患者既往溃疡每年发作多次,且每次发作症状较严重,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更易因瘢痕形成导致幽门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