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年龄增长致软骨退变、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变化、肥胖增加关节负荷、关节既往损伤、职业长期劳损、遗传因素以及关节过度使用等。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软骨会发生自然退变。一般来说,30-40岁开始,关节软骨的弹性和耐磨性逐渐下降,50岁以上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软骨细胞代谢功能减退,软骨基质合成减少,降解增加,导致软骨逐渐磨损、变薄、皲裂等。老年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减弱,也会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进一步加重关节软骨的损伤。
性别因素:女性在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影响关节软骨的代谢,使关节软骨更容易发生退变。有研究表明,绝经后的女性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风险高于男性。此外,女性在孕期和哺乳期,身体的激素水平变化以及体重增加等因素,也可能对膝关节造成一定的影响,增加患病风险。
肥胖因素:肥胖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危险因素。过重的体重会增加膝关节的负荷,尤其是在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时,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会显著增大。过多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同时肥胖引起的代谢紊乱等因素也会影响关节软骨的营养供应和代谢,从而促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例如,体重指数(BMI)超过25的人群,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几率明显高于BMI正常的人群。
关节损伤因素:既往膝关节的急性损伤,如骨折、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关节软骨和结构受到破坏,会增加日后发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风险。例如,膝关节骨折后,骨折部位的不愈合或畸形愈合会导致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后容易引发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后,会改变膝关节的力学分布,加速关节软骨的退变。
职业因素:一些需要长期站立、行走、蹲着工作的职业人群,膝关节受到的压力和磨损较大,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风险较高。比如,纺织工人、理发师、农民等,他们的膝关节长期处于过度使用的状态,关节软骨磨损加速,容易引发疾病。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中也起到一定作用。某些遗传基因的变异可能会影响关节软骨的结构和代谢,使个体更容易发生膝关节软骨的退变和骨性关节炎。例如,有家族史的人群,其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几率比没有家族史的人群相对较高。
关节过度使用因素:长期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如跑步、登山、篮球等,会使膝关节软骨反复受到冲击和摩擦,导致软骨损伤和退变。即使是运动爱好者,如果运动方式不正确或运动强度过大,也会增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风险。例如,跑步时如果路面不平整或姿势不正确,膝关节受到的应力分布不均,容易造成关节软骨的局部磨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