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该如何预防

来源:民福康

避免创伤是关键,要减少意外发生并正确处理创伤;需密切观察高危情况,关注高危人群、监测症状体征;要及时就医与评估,早期就诊让医生评估,遵循医嘱后续处理,这些都是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重要措施。

正确处理创伤:一旦发生肢体创伤,要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理。例如伤口的清洁、包扎等。如果是开放性创伤,要尽快用清洁的敷料覆盖伤口并进行包扎,避免伤口感染等情况进一步加重病情。如果是闭合性创伤,在受伤早期可以进行冷敷等处理,减轻局部肿胀等情况。对于有骨折等情况的创伤,要避免不当的搬动等操作,应尽快就医,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妥善处理,因为错误的处理可能会加重骨筋膜室的压力,增加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密切观察高危情况

关注高危人群:一些特殊人群需要特别关注,如骨折后行石膏固定的患者,尤其是前臂骨折、小腿骨折等行石膏固定的患者,因为石膏固定可能会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如果固定过紧或者肢体肿胀进行性加重,就容易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其可能存在血管神经病变,肢体受伤后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密切观察其肢体状况。老年人的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受伤后也较易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相关问题,要定期检查其受伤肢体的肿胀、疼痛等情况。

监测症状体征:要密切监测肢体的症状和体征,如肢体是否有进行性加重的疼痛,这种疼痛往往是难以缓解的,被动牵拉肌肉时疼痛会加剧;肢体是否有肿胀,且肿胀程度不断加重;皮肤是否出现色泽改变,如发白、发紫等;肢体的感觉是否减退,运动是否受限等。对于骨折固定患者,要经常检查石膏的松紧度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如患者诉肢体疼痛剧烈、肿胀明显等,要及时就医处理,以便早期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并采取相应措施。

及时就医与评估

早期就诊:当肢体受伤后,即使没有明显的严重症状,也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医生会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来评估肢体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潜在风险。对于一些轻微的挤压伤等情况,也不能忽视,因为早期的正确评估可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例如,有些患者受伤后当时感觉肢体疼痛不明显,但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表现,所以及时就医评估非常重要。

遵循医嘱进行后续处理:如果经过医生评估存在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风险,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后续处理。可能需要定期复查肢体的情况,如进行肢体的压力监测等检查,以了解骨筋膜室内的压力变化。对于需要进行减压等治疗措施的情况,要积极配合,因为早期的减压等处理对于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的严重后果(如肌肉坏死、肢体功能丧失等)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儿童患者,更要及时遵循医嘱进行处理,因为儿童的肢体发育尚未成熟,骨筋膜室综合征对其肢体功能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肿胀
我们所论述多以各种疾病引起的肿胀,病因不外内因、外因。自身调解、化解、排解能力低下,加之外邪的入侵,扰乱机体的新陈代谢。蕴藏体内的邪气和外邪互相阻碍导致气机的紊乱,影响血液的运行循环。在某一部位或脏器沉积滞留而形成某种疾病而使人体趋向疾病的逐渐产生。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胫骨骨折手术后多久能正常走路
霍延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胫骨骨折手术后可能3-6个月左右可以正常走路。 胫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若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并且体质较好,恢复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通常3个月左右可以正常走路。但是如果患者体质较差,术后继发细菌感染出现炎症反应或者是并发脂肪栓塞、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可能导致恢复期延长,需要6个月左右才可正常走路。
骨折早期并发症有哪些
叶进 主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三甲
骨折早期并发症有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重要周围组织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 1.休克 休克主要发生于严重的骨折,比如骨盆骨折、股骨骨折等,大量出血以及剧烈疼痛可导致休克的发生。这是因为严重的创伤会使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引起组织血液灌流不足,进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 2.脂肪栓
属于早期骨折并发症的是
霍延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属于早期骨折并发症的是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重要周围组织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 1、休克 骨折,尤其是严重的骨折,如骨盆骨折、多发性骨折等,可导致大量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这是因为严重的创伤使人体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不能维持重要器官的正常灌注。 2、脂肪栓塞综合征 骨折后,骨髓内
骨折早期的并发症
叶进 主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三甲
骨折早期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重要脏器损伤(如肝脾破裂、肺损伤、膀胱和尿道损伤、直肠损伤等)和重要周围组织损伤(如重要血管、周围神经损伤和脊髓损伤等)。 此外,还可能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这是一种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综合征
骨折牵引的目的
霍延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折牵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持续的牵引力量,使骨折的断端保持稳定,减少移位,从而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此外,牵引还可以减轻骨折断端对周围软组织的刺激,缓解疼痛和肿胀,并预防或减少骨折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同时,对于某些类型的骨折,如股骨骨折,牵引还可以作为一种临时性的治疗措施,为后续的手术
横纹肌溶解症
王洪霞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横纹肌溶解症原因有过度运动、严重挤压伤、药物因素、感染、代谢性疾病等。处理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血液净化治疗、手术治疗、其他治疗。 一.原因 1.过度运动 剧烈运动,特别是未经过充分热身和拉伸的运动,可导致肌肉过度收缩和损伤,进而引发横纹肌溶解。 2.严重挤压伤 如车祸、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挤压伤
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表现及处理?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一般会出现患侧肢体疼痛的症状,并且可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患者还会出现活动障碍、感觉障碍、皮肤张力增大,以及局部肌肉硬度增加等症状。部分患者会伴有发热、血尿、少尿等情况。对于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减轻筋膜室内的压力。通常还可以使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或者甘露醇注射液
骨筋膜室综合征5p症状?
高福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肢体由于损伤产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后会造成5P症状。5P症状分别是指以下几种症状:首先会造成无脉症状,在肢体的远端由于血液供应的丧失,因此造成没有动脉搏动。其次会表现出肢体的麻痹症状,这是由于神经由于失营养而产生的感觉异常。此外还会产生皮肤的苍白发现,并且会造成皮肤的感觉异常,而且还会造成肢体非常剧烈的
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表现及处理?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骨筋膜室综合征多发生于小腿,是由于小腿部肌肉受到碾锉、挤压,肿胀严重,压力过大,逐渐表现出肌肉坏死;同时对血管神经挤压影响肢体远端血运而表现出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病人可以表现出小腿和足部重度肿胀、足趾末梢皮肤的青紫或苍白、活动足趾会表现出剧痛、足背动脉触及不到搏动。发现骨筋膜室综合症后,要立即将严重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肢体由于骨折等重大的创伤表现出骨筋膜室综合征之后,会产生典型的5P征,这5P征的临床表现如下:1、远端肢体苍白,这是由于产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后近端的动脉供血丧失,因此造成远端肢体苍白。2、皮肤感觉异常,主要是由于压力以及血液供应丧失造成的感觉异常。3、还会有无脉的症状,无脉主要是由于肢体近端病变造成血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苏振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骨筋膜室综合征又可以称为骨筋膜室挤压综合征,好发的部位多数在病人的小腿部位。是由于发生局部的严重骨折,出现较重的肌肉组织挫伤。病人出现这种病症后,主要表现为受伤部位有明显的刺痛感或者是刀割样疼痛;在外观上局部肿胀严重、有广泛皮下瘀青;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病人出现足趾末梢肤色发白、皮肤感觉麻木,而且出现压趾试验阳性。
骨筋膜室综合征
常克武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比如骨折、血管的损伤或者是软组织的损伤,而导致骨筋膜室内的组织压力增高,出现了局部的循环的障碍,而出现肌肉神经继发性的坏死损伤,而出现的症候群。骨筋膜室综合征是骨科常见的一种损伤的并发症,严重者可以导致肌肉的坏死,导致截肢。所以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时,我们要早期的诊断,早期的观察患者肢体末梢的血运以及肢体活动感觉
骨筋膜室综合征
苏振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损伤,多数好发部位,在病人的小腿和前臂部位。多数是由于发生局部的骨折,或者有肌肉软组织,有大面积的碾挫伤,导致局部内的压力增高,会对神经、血管产生压迫,影响病人末梢的血液循环和神经营养。所以在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应该进行减压,然后给予抗炎对症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