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突出症有多种症状,颈部有疼痛且可放射、活动受限;上肢有麻木、无力;神经系统有反射异常、感觉障碍;还有头晕、视力模糊、吞咽困难等其他症状,不同人群症状可能有差异,如中老年、重体力劳动等人群症状不同,孕妇需谨慎评估处理。
活动受限:颈椎的活动范围会受到影响,患者可能出现转头、屈伸等动作不灵活,严重时颈部僵硬,转动头部时可能会有卡顿感。这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后,颈椎的正常结构和力学平衡被打破,周围肌肉为了保护颈椎可能处于紧张状态,限制了颈椎的正常活动。
上肢症状
麻木:常见于上肢,如手指、手掌等部位。麻木感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严重时会影响手部的精细动作,如拿东西不稳、写字困难等。研究表明,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时,会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上肢麻木。例如,经常使用电脑的人群,长期保持固定姿势,颈椎间盘突出后更容易出现上肢麻木症状。
无力:上肢肌肉力量可能会下降,表现为持物无力,严重时甚至无法提起重物。这是因为神经根受到压迫后,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得不到正常的神经传导信号,导致肌肉力量减弱。比如,原本能轻松提起一定重量物品的人,患病后可能连较轻的物品都难以拿起。
神经系统症状
反射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深反射亢进或减弱等反射异常情况。例如,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等可能会出现改变。这是因为颈椎间盘突出影响了神经根及脊髓的神经传导,导致神经系统的反射弧出现异常。
感觉障碍:除了上肢麻木外,还可能出现上肢皮肤感觉减退等情况,患者对痛觉、温度觉等的感知能力下降。这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组织的压迫,干扰了神经的正常感觉传导功能。
其他症状
头晕: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症状,尤其是在颈部活动时头晕加重。这是因为颈椎间盘突出可能影响椎动脉的供血,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例如,突然转头时,可能会诱发头晕发作。
视力模糊:个别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眼胀等视力方面的问题。其具体机制可能与颈椎病变对交感神经的刺激有关,交感神经受到影响后可能会波及眼部的神经调节功能。
吞咽困难:当颈椎前方的椎间盘突出较为严重时,可能会压迫食管,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尤其是吞咽较硬的食物时更为明显。这是因为突出的椎间盘占据了食管周围的空间,影响了食管的正常蠕动和吞咽功能。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差异。例如,中老年人群由于颈椎退变基础,症状可能相对更易出现且持续时间较长;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颈部过度劳累人群,颈部疼痛等症状可能更为突出;有颈部外伤病史的人群,颈椎间盘突出症症状可能因原有损伤基础而表现不同。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由于身体生理变化,颈椎间盘突出症症状可能需要更谨慎评估和处理,以避免对胎儿等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