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突出症通过详细病史采集询问症状表现、诱因等,体格检查包括颈部体征和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有X线、CT、MRI,综合这些手段可准确诊断,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儿童检查要轻柔,老年需考虑合并其他病变。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颈部疼痛的性质、程度、放射部位,上肢麻木、无力等神经受累的情况,发病的诱因(如外伤、长期不良姿势等)以及症状的持续时间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例如年轻患者可能因运动损伤等诱因发病,女性在孕期或更年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激素变化等因素影响症状表现。有颈部外伤史或长期伏案工作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二、体格检查
1.颈部体征
观察颈部有无畸形、肌肉痉挛等情况。
按压颈部时,了解是否有压痛,疼痛部位有助于初步判断病变节段。
检查颈部活动度,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颈部活动受限,如前屈、后伸、旋转等活动范围减小。
2.神经系统检查
感觉检查:通过轻触觉、痛觉等检查,明确上肢及手部感觉有无减退、过敏等情况,判断神经受累的节段。例如,颈6神经根受累时,常表现为拇指、示指感觉减退;颈7神经根受累时,中指感觉减退等。
运动检查:评估上肢肌肉力量,如握力、手指屈伸力量等。颈椎间盘突出症可导致相应神经根支配的肌肉力量减弱,严重时可出现肌肉萎缩。
反射检查:常见的有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及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神经根受压时,相应反射可能出现减弱或消失等异常。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可观察颈椎的生理曲度是否改变,正常颈椎生理前凸,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出现生理曲度变直、反弓等情况。
还可发现颈椎椎体有无骨质增生、椎间隙有无狭窄等情况,椎间隙狭窄提示椎间盘可能有退变等改变,但X线对椎间盘本身显示不如CT和MRI清晰。
2.CT检查
能清晰显示颈椎椎体的骨结构,明确是否有骨质增生、椎管狭窄等情况。
可直接观察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等,判断椎间盘突出是中央型、旁中央型还是外侧型等,对诊断有重要价值。例如,能明确突出的椎间盘是否压迫神经根或脊髓等结构。
3.MRI检查
是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可以多方位、多层次显示颈椎间盘的形态、结构以及与周围神经、脊髓等组织的关系。
能清晰显示椎间盘是否突出、突出的程度,以及脊髓有无受压、变性等情况。通过MRI图像可以直观看到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的具体状况,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手段,医生可以对颈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准确诊断。对于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询问是否有外伤等情况,检查时要更加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到可能合并其他颈椎退行性病变等情况,结合多种检查全面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