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晚期会出现多系统相关症状,心血管系统有心悸、胸闷、胸痛等,肾脏病变有蛋白尿、水肿,神经系统有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眼部病变有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皮肤及感染有皮肤瘙痒、反复感染,且老年患者症状表现可能更不典型或影响更大。
一、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
2型糖尿病晚期患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风险显著增加,可能出现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这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对心血管症状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锐,更需密切关注。
二、肾脏病变相关症状
1.蛋白尿:肾脏是糖尿病常见的靶器官,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会出现蛋白尿,尿中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早期可能为微量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蛋白尿逐渐增多。对于有糖尿病病史较长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出现蛋白尿的风险更高,因为高血压会加重肾脏损害。
2.水肿:肾脏病变导致水钠潴留时,患者会出现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老年患者水肿可能导致行动不便,增加跌倒风险。
三、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1.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患者常感觉手脚像戴了手套或袜子一样,对温度、疼痛等感觉不敏感。长期高血糖会损伤神经纤维,这种病变在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中较为常见,年龄较大的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概率相对更高。
2.自主神经病变:可影响胃肠道、心血管等多个系统。如胃肠道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便秘或腹泻;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休息时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等,直立性低血压会使患者站立时头晕、眼花,甚至晕厥,尤其在老年患者中,直立性低血压可能增加骨折等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
四、眼部病变相关症状
1.视力下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晚期可出现严重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血管,导致血管渗漏、出血、新生血管形成等病变。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概率明显增加,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病情进展更快。
2.视物模糊:除了视力下降外,还可能出现视物模糊的情况,看东西不清楚,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对于从事精细工作的患者影响更为明显。
五、皮肤及感染相关症状
1.皮肤瘙痒: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皮肤内葡萄糖含量增高,刺激神经末梢及引起皮肤干燥等,可出现皮肤瘙痒,尤其女性患者会因局部潮湿等因素导致真菌等感染,加重瘙痒症状。
2.反复感染:糖尿病晚期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等。泌尿系统感染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皮肤感染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化脓等,且感染不易愈合,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伤口愈合,老年患者本身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反复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