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肝癌的CT表现包括平扫时病灶大小形态多样、密度有差异且边界情况不一;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和平衡期呈低密度改变;伴有肝硬化的小肝癌还可见肝硬化相关表现,不同年龄患者小肝癌CT表现虽有差异但基本遵循其强化特点,最终确诊需结合病理等结果。
一、平扫表现
病灶大小与形态:小肝癌通常是指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cm或两个癌结节合计最大直径不超过3cm的肝癌。在CT平扫时,病灶多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其密度一般低于正常肝实质,多为低密度影,但也有少数等密度或高密度情况。等密度病灶是因为癌组织密度与正常肝组织密度相近,平扫时不易发现;高密度病灶可能是由于肿瘤内出血、钙化等原因。
边界情况:多数小肝癌边界比较清楚,但也有部分边界欠清晰。边界清晰的小肝癌提示肿瘤生长相对局限,边界欠清晰可能与肿瘤浸润性生长或周围组织反应有关。
二、增强扫描表现
动脉期:小肝癌多表现为明显强化。这是因为肝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动脉期时肿瘤血管丰富,对比剂迅速进入肿瘤内,导致肿瘤密度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肝实质。强化程度通常高于正常肝组织,可呈结节状明显强化。
门静脉期:正常肝实质在门静脉期开始强化,而小肝癌的强化程度迅速下降,表现为低密度灶。这是由于正常肝组织接受门静脉供血,对比剂进入后强化,而肿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对比剂廓清较快。
平衡期:小肝癌继续呈低密度改变,与周围肝实质的密度差异更加明显。
三、特殊情况的CT表现
伴有肝硬化的小肝癌:在有肝硬化基础的患者中,除了上述小肝癌本身的CT表现外,还能观察到肝硬化的相关表现,如肝叶比例失调、肝表面凹凸不平、门静脉高压相关的侧支循环形成(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在CT上可间接显示)。小肝癌在肝硬化背景下可能边界更不清晰,强化特点可能因肝硬化导致的肝血流改变而稍有不同,但总体仍符合小肝癌在动脉期强化、门静脉期及平衡期廓清的特点。
不同年龄患者的小肝癌CT表现差异:对于儿童小肝癌,相对成人较为罕见,但在CT表现上也遵循上述动脉期强化、门静脉期及平衡期廓清的基本规律。儿童小肝癌可能因肿瘤生物学行为与成人有所不同,在强化程度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主要的CT表现特征是相似的。需要特别注意儿童小肝癌的诊断要结合临床病史、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等综合判断,因为儿童肝癌的病因可能与成人不同,如某些遗传性疾病等。对于老年患者的小肝癌,CT表现基本与非老年患者相似,但需要考虑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在进行CT检查时要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在诊断小肝癌时要排除其他肝脏良性病变等可能。
总之,小肝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通过平扫和增强扫描的不同时相表现,结合临床资料等可以对小肝癌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但最终确诊还需要结合病理等检查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