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骨折会有局部疼痛、肿胀及畸形、功能障碍、异常活动及骨擦感(可能不明显)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在这些表现上有差异,局部疼痛有一般性情况及不同年龄人群差异,局部肿胀及畸形有肿胀和畸形表现及不同年龄人群差异,功能障碍包括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及不同年龄人群差异,异常活动及骨擦感可能不明显且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别。
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差异:儿童陈旧性骨折局部疼痛可能相对不太典型,因为儿童的表述能力和对疼痛的感知与成人不同,可能表现为局部的哭闹、不愿活动相应肢体等;而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同时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陈旧性骨折部位的疼痛可能会因身体机能下降而相对更难缓解,且疼痛持续时间可能更长。
局部肿胀及畸形
肿胀:陈旧性骨折处可能仍有不同程度的肿胀,这是由于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尚未完全恢复,组织液渗出等原因导致。比如陈旧性上肢骨折,可能可见骨折部位周围皮肤略显肿胀。
畸形:部分陈旧性骨折会遗留畸形,如骨折愈合不良导致肢体短缩、成角或旋转畸形等。像陈旧性胫腓骨骨折可能出现小腿的短缩或成角畸形,外观上与正常肢体有明显差异。不同年龄人群畸形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陈旧性骨折导致的畸形可能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造成更明显的外观异常和功能障碍;老年患者的畸形可能相对稳定,但也会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
功能障碍
活动受限:陈旧性骨折部位所在肢体的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例如陈旧性肩关节骨折,患者肩关节的外展、前屈、后伸等活动范围会大幅减小,无法完成正常的上肢运动动作。对于儿童来说,陈旧性骨折导致的功能障碍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肢体运动发育,比如影响走路、抓握等动作的发育;老年患者则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漱、行走等活动都会受到极大限制。
肌肉萎缩:由于骨折后长时间固定,肢体活动减少,相应部位的肌肉会出现废用性萎缩。以陈旧性大腿骨折为例,大腿肌肉会明显变细,肌肉力量也会大幅下降。儿童肌肉萎缩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肌肉正常发育,导致肌肉力量不足等问题;老年患者肌肉萎缩会进一步加重肢体功能障碍,使行动更加困难,且恢复相对更为缓慢。
异常活动及骨擦感(但可能不明显)
异常活动:在陈旧性骨折部位,有时可能仍能触及异常活动,不过相较于新鲜骨折,这种异常活动可能不太明显。例如陈旧性前臂骨折,在检查时可能会发现骨折端有异常的微动。不同年龄人群异常活动的表现程度不同,儿童的骨骼柔韧性相对较好,陈旧性骨折的异常活动可能不如成人明显;老年患者由于骨骼强度下降等原因,异常活动可能也有其自身特点。
骨擦感:陈旧性骨折处有时可触及到骨擦感,但也可能因骨折愈合情况等因素而不明显。骨擦感是骨折断端相互摩擦产生的感觉,对于陈旧性骨折来说,由于骨折断端可能已部分愈合或形成纤维连接等,骨擦感的表现不如新鲜骨折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