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相关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包含视诊观察腰部畸形、皮肤等及触诊检查肌肉情况;影像学检查有X线可看脊柱等大体情况、CT更清晰显示椎间盘等、MRI对软组织显示清晰;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一般腰肌劳损无明显异常但感染时会有变化,血沉、C-反应蛋白在腰肌劳损急性发作伴炎症时可能异常,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人群检查结果有差异。
1.视诊:观察腰部有无畸形,比如脊柱侧弯等情况,同时查看腰部皮肤有无红肿、皮疹等异常表现。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正常的腰部外观有所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腰部形态可能与成人不同;女性怀孕后腰部形态也会改变。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伏案工作者腰部肌肉容易紧张,可能影响视诊结果;有腰部外伤病史的人群腰部形态可能有异常改变。
2.触诊:检查腰部肌肉有无紧张、条索状改变以及压痛的部位。触摸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同个体的腰部肌肉紧张程度不同,比如运动员腰部肌肉可能较为发达且紧张度与常人不同;有慢性腰肌劳损病史的人群相应部位压痛可能更明显。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可以观察脊柱的生理曲度、椎体有无骨质增生、椎间间隙有无变窄等情况。对于年龄较大的人群,椎体可能出现退行性改变,如骨质增生等;青少年如果有先天性脊柱发育异常,X线也能发现相关问题。生活方式中长期久坐的人群脊柱受力情况不同,可能影响X线检查结果;有腰椎外伤病史的人群X线能初步判断骨折等情况。X线检查能初步筛查腰部骨骼的大体情况。
2.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椎间盘、椎体骨质等情况,对于判断椎间盘是否突出、椎体是否有细微骨折等更有优势。在不同年龄人群中,CT显示的组织细节有所不同;女性怀孕时由于骨盆等变化,腰部CT检查需谨慎考虑辐射影响;有腰部疼痛且怀疑椎间盘病变的人群通过CT能更精准诊断。
3.MRI检查:对软组织的显示更为清晰,如能明确腰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有无损伤、水肿等情况。儿童进行MRI检查时要注意镇静等相关问题;老年人如果有金属植入物等情况要提前告知医生以确定是否适合做MRI检查;生活方式中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腰部软组织更容易受损,MRI能较好显示相关情况。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一般情况下腰肌劳损患者血常规无明显异常,但如果合并有感染等情况可能会出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等。不同年龄的人群血常规正常范围有差异;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血常规指标可能有波动;有感染病史的人群血常规结果会有相应改变。
2.血沉、C-反应蛋白:在腰肌劳损急性发作伴有炎症反应时,血沉可能增快,C-反应蛋白可能升高。年龄较大的人群身体代谢情况不同,血沉等指标变化可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群血沉、C-反应蛋白可能异常,需注意鉴别诊断;生活方式中长期劳累可能诱发炎症反应导致这两项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