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后早期康复训练时机有别,被动弯腿可他人辅助或借器械,主动辅助弯腿有仰卧位抬腿屈膝和坐位垂腿屈膝等方式,训练中要注意疼痛管理、定期评估且需循序渐进。
被动弯腿
他人辅助:在骨折早期,患者可在家人或康复治疗师的辅助下进行被动弯腿。家人用一只手握住患者的足跟,另一只手托住小腿后侧,缓慢、轻柔地将膝关节屈曲,每次屈曲的角度不宜过大,以患者能耐受且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每次持续10-15秒,每天可进行3-4组,每组5-10次。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相对较差,辅助时要更加小心,避免过度牵拉导致损伤;年轻且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适当增加屈曲角度和训练次数,但也需循序渐进。
借助器械:可使用CPM(持续被动运动)机进行被动弯腿训练。将患者的膝关节固定在CPM机上,设置合适的屈曲角度范围和运动速度,让机器帮助患者缓慢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运动。不同年龄的患者设置的参数不同,儿童由于骨骼和关节发育尚未成熟,设置的角度和速度要更加保守,一般初始角度较小,速度较慢;成人则可根据恢复情况逐步调整参数。
主动辅助弯腿
仰卧位抬腿屈膝:患者取仰卧位,双腿伸直,然后主动收缩股四头肌,同时将足跟向臀部方向靠近,使膝关节屈曲,在屈曲过程中可借助健侧下肢或双手辅助用力,当膝关节屈曲到一定角度时保持几秒,然后缓慢伸直。每次进行10-15次,每天3-4组。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在训练时要注意监测血糖,避免因训练导致血糖波动过大;肥胖患者由于体重较大,在主动辅助弯腿时要注意保护膝关节,可适当减少训练强度。
坐位垂腿屈膝:患者坐在床边,患侧小腿自然下垂,然后主动用力将膝关节屈曲,可通过双手按压大腿下端来辅助增加屈曲角度,同样每次保持几秒后缓慢伸直。年龄较小的儿童进行坐位垂腿屈膝时,要有人在旁边看护,防止摔倒;对于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较严重的患者,开始时屈曲角度不宜过大,逐步增加。
注意事项
疼痛管理:在弯腿训练过程中,如果出现明显疼痛,应立即停止训练。疼痛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重视疼痛情况。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疼痛,需观察其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判断;成人则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训练方案。
定期评估: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通过X线等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弯腿训练的强度和角度。不同年龄患者骨折愈合速度不同,儿童愈合快,可能调整频率稍高;老年患者愈合慢,调整频率相对较低。同时,康复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制定更适合的个性化训练方案。
循序渐进:整个弯腿训练过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急于求成。从较小的屈曲角度开始,逐渐增加角度和训练强度。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更要缓慢推进,防止因过度弯曲导致骨折端移位等不良后果;年轻患者虽然恢复潜力大,但也不能盲目追求大角度,以免造成关节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