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过敏性结肠炎需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结肠镜检查。病史采集要问症状表现、过敏史等;体格检查包括腹部和全身检查;实验室检查有粪便常规及潜血试验、过敏原检测;影像学检查有腹部超声和结肠造影;结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结肠黏膜并排除其他肠道疾病。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腹泻、腹痛的特点及发作规律等。例如,了解腹泻是间断性还是持续性,每日排便次数、大便的性状(如稀便、糊状便等);腹痛的部位、性质(隐痛、绞痛等)以及与进食、排便的关系等。同时,还需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包括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情况,因为过敏性结肠炎与过敏因素密切相关。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出现因食物过敏引发的相关症状,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激素变化影响肠道功能而使症状有所改变。
二、体格检查
1.腹部检查:一般会进行腹部的视诊、触诊和听诊。视诊观察腹部有无膨隆、胃肠型等;触诊主要检查腹部有无压痛,过敏性结肠炎患者可能在左下腹有轻压痛,但通常无反跳痛;听诊了解肠鸣音的频率和强度,一般肠鸣音可能会有改变,如亢进等。
2.全身检查:检查患者的一般状况,包括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了解患者有无因腹泻等导致的脱水、营养不良等全身表现,不同年龄的患者全身表现的严重程度可能不同,婴幼儿可能更易出现脱水等严重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
1.粪便常规及潜血试验:粪便常规可观察粪便中有无红细胞、白细胞等,过敏性结肠炎患者粪便常规可能无明显特异性改变,但潜血试验可排除其他肠道出血性疾病。例如,若潜血试验阳性,需进一步排查其他病因。
2.过敏原检测:通过血液检测或皮肤点刺试验等方法检测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包括食物过敏原(如牛奶、鸡蛋、海鲜等)、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如果检测出特定过敏原,对诊断过敏性结肠炎有重要提示作用。不同年龄的患者过敏原检测方法的选择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皮肤点刺试验相对更常用,但需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四、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腹部超声可观察肠道的形态、结构,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如肠道肿瘤、肠梗阻等。对于过敏性结肠炎患者,腹部超声可能无特异性的阳性发现,但可作为初步的筛查手段。
2.结肠造影:结肠造影可以显示结肠的形态、蠕动情况等。过敏性结肠炎患者可能表现为结肠痉挛、结肠袋加深等改变,但这些表现也缺乏特异性,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五、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过敏性结肠炎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结肠黏膜的情况,过敏性结肠炎患者的结肠黏膜一般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可能表现为黏膜轻度充血、水肿等非特异性改变。同时,结肠镜检查还可以排除其他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肿瘤等。在进行结肠镜检查时,需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尤其是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更加谨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