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突出症会引发多种症状,颈部有疼痛且活动受限,上肢会出现麻木、无力,神经系统有反射异常、感觉障碍,还可能有头晕、视力模糊等其他症状,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人群发病情况有差异。
一、颈部症状
疼痛:多为颈部局限性疼痛,可放射至肩部、背部等部位,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酸痛、胀痛、刺痛等。部分患者颈部活动时疼痛加剧,这是因为颈椎间盘突出刺激周围的神经组织,导致颈部肌肉紧张、痉挛,进而引起疼痛。不同年龄人群中,年轻人可能因长期不良姿势(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诱发,而中老年人可能与颈椎的退变相关。
活动受限:颈椎的活动范围包括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等,颈椎间盘突出会限制这些活动,患者常感觉颈部僵硬,难以自如地完成转头、仰头等动作。例如,年龄较大且有长期伏案工作史的人群,颈椎退变基础上的间盘突出更容易导致活动受限。
二、上肢症状
麻木:上肢麻木较为常见,多发生在手指、手背等部位。这是由于突出的颈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影响神经的传导功能。麻木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感觉手指轻微不适,重者可累及整个上肢。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精细手工劳作且颈部姿势不良的人群,发生上肢麻木的风险相对较高。不同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但长期重体力劳动的男性可能因颈部受伤等因素增加患病风险。
无力:患者可能出现上肢肌力下降,表现为拿东西费力,严重时甚至无法持物。例如,原本能轻松拿起较重物品的人,患病后可能连水杯都拿不稳。这是因为神经根受压影响了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导致肌肉力量减弱。对于儿童,若出现上肢无力,需排查是否有先天性颈椎发育异常等情况;成年人则多与颈椎退变、间盘突出相关。
三、神经系统症状
反射异常:常见的如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等可能出现异常。当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相应的神经节段时,会影响神经反射弧的传导,导致反射亢进或减弱。老年人由于颈椎退变基础,发生反射异常的几率相对较高,而儿童出现反射异常则需高度警惕先天性脊柱疾病等。
感觉障碍:除了上肢麻木外,还可能出现皮肤感觉减退等情况,患者对痛觉、温度觉等的感知能力下降。这是因为神经受到压迫后,其传导感觉的功能受损。不同年龄段人群,感觉障碍的表现可能因基础健康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颈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病变时,感觉障碍可能更明显。
四、其他症状
头晕:部分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症状,尤其是在颈部活动时容易诱发。这是因为突出的间盘刺激或压迫颈部的血管、神经,影响了脑部的血液供应。对于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脑血管硬化等基础问题,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头晕可能会加重脑部供血不足的情况;而年轻人若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也可能增加头晕发生的风险。
视力模糊:少数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眼胀等症状,这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累及交感神经,导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影响眼部的神经调节。不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但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人群,可能更易出现这种交感神经相关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