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会有多种表现,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方面,不同年龄、生活方式人群表现有差异,可出现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交替及粪便变细带黏液脓血等;腹痛方面,有肠道慢性疾病史人群需鉴别,早期不明显,病情进展时可出现不同部位隐痛胀痛等;腹部肿块方面,儿童及老年人群有不同特点,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可摸到质地硬、不光滑、不规则的肿块;肠梗阻症状方面,老年及活动少人群风险高,表现为腹部胀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全身症状方面,不同人群有不同表现,包括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
生活方式:长期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的人群,本身肠道蠕动就可能受影响,若再患大肠癌,排便习惯改变会更明显。
具体表现:这是大肠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出现排便次数增加,比如原本每天1-2次排便,突然变为每天3-4次甚至更多;也可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的情况。同时粪便性状也会改变,可表现为粪便变细、带黏液或脓血等。例如部分患者会排出混有暗红色血液或黏液的粪便,粪便形状较以往变窄。
腹痛
病史影响:有肠道慢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溃疡性结肠炎等,患大肠癌时腹痛表现可能与原有疾病症状有重叠,需仔细鉴别。
具体表现:早期大肠癌患者腹痛症状多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肿瘤生长导致肠腔狭窄或梗阻时,可出现腹部隐痛、胀痛,晚期则可能出现剧烈腹痛。疼痛部位多与肿瘤所在部位有关,右半结肠癌常表现为右腹部隐痛,左半结肠癌则多为左腹部阵痛或胀痛。
腹部肿块
特殊人群:儿童患大肠癌相对罕见,但一旦发生腹部肿块可能更需引起重视,因为儿童腹部组织相对较薄,肿块可能更容易被触及。对于老年人群,腹部肿块的发现可能提示病情已进展到一定程度,且老年人可能对疼痛等症状感知不如年轻人敏感,肿块发现时往往可能分期较晚。
具体表现:当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可在腹部摸到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形状不规则,部分可活动,部分则固定。右半结肠癌的肿块多可推动,左半结肠癌的肿块则活动度相对较差。
肠梗阻症状
年龄与生活方式:老年人群肠道功能减退,本身肠道蠕动就相对缓慢,若发生大肠癌导致肠梗阻,症状可能更严重且恢复相对较慢。长期卧床、活动少的人群,发生肠梗阻的风险相对较高,且发生后恢复可能更困难。
具体表现:表现为腹部胀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肿瘤导致肠腔狭窄或完全堵塞时,就会出现这些肠梗阻的典型表现。例如患者会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或肠内容物,同时腹部膨隆,听诊可闻及高亢的肠鸣音等。
全身症状
不同人群:对于儿童大肠癌患者,全身症状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贫血等,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肿瘤消耗等可影响其正常生长。女性患者在患大肠癌时,全身症状可能与男性无本质区别,但需注意在月经、妊娠等特殊生理阶段,贫血等全身症状可能被掩盖或加重。
具体表现:包括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由于肿瘤生长消耗体内营养物质,长期慢性失血等原因,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体重下降、浑身没力气等表现,部分患者会有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