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炎骨质增生的治疗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有运动疗法(不同人群运动有差异,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外伤史运动需谨慎,举例股四头肌收缩等训练)和物理治疗(常见方法及不同人群注意事项);药物治疗有对症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注意不良反应)和软骨保护剂;手术治疗有手术指征(严重情况、不同年龄处理差异、病史相关)及常见手术方式,如关节清理术和关节置换术。
一、非药物治疗
1.运动疗法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对于年轻患者,可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游泳时关节负重小,能锻炼肌肉力量且不加重关节损伤;对于中老年女性患者,可选择散步,每天坚持适量时间的散步,能增强下肢肌肉力量,维持关节稳定性。运动要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和强度。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久坐、重体力劳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膝关节炎骨质增生,所以要改变这些生活方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
病史相关:若有过膝关节外伤病史,运动时要更加谨慎,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康复运动,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步恢复关节功能。
具体运动举例:股四头肌收缩训练,患者平卧,伸直膝关节,收紧大腿前方肌肉,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患者仰卧,伸直下肢,缓慢抬高至离床面15-30厘米,保持一定时间后缓慢放下。
2.物理治疗
常见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热敷、冷敷、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热敷适合在疼痛缓解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热敷15-20分钟,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冷敷适用于急性炎症期,减轻肿胀和疼痛,每次冷敷10-15分钟。
不同人群差异: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热敷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防止低温烫伤;儿童一般较少患膝关节炎骨质增生,但若有相关情况,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合适的治疗参数。
二、药物治疗
1.对症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可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长期使用可能有胃肠道刺激等不良反应,对于有消化道疾病病史的患者要谨慎使用,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
软骨保护剂:如氨基葡萄糖等,有一定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可改善关节功能,一般起效较慢,但相对安全,可长期服用。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严重情况:当膝关节炎骨质增生导致严重的关节疼痛、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行走功能,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膝关节出现明显内翻或外翻畸形,患者行走困难,上下楼梯受限严重等情况。
不同年龄处理差异:年轻患者手术需更加谨慎,尽量保留关节功能,可选择截骨术等相对保留关节的手术方式;老年患者若身体状况允许,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关节置换术等。
病史相关:若患者有过膝关节手术史等复杂病史,手术前需进行详细评估,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2.常见手术方式
关节清理术:通过关节镜手术清除关节内的增生滑膜、游离体等,改善关节内环境,缓解症状。
关节置换术:对于严重病变的膝关节,可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恢复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