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的发生有多种因素,包括先天性因素如胚胎发育异常致椎体结构异常引发侧弯;神经肌肉性因素,如脊髓灰质炎、脑性瘫痪等神经系统病变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肌肉病变导致肌肉力量或张力不平衡引发侧弯;姿势性因素,长期不良姿势使脊柱两侧肌肉受力不均致侧弯;还有营养因素,营养不均衡影响骨骼正常发育增加侧弯几率;疾病因素,如马方综合征等全身性疾病也可引发脊柱侧弯。
一、先天性因素
(一)胚胎发育异常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脊柱的椎体、椎弓等结构的形成出现异常。例如,椎体分节不全,即两个或多个椎体之间的软骨没有正常骨化,导致脊柱的连续性受到影响,进而引起脊柱侧弯;或者椎体形成不全,椎体的形态发育不正常,如半椎体等,这会使脊柱两侧生长不平衡,从而引发脊柱侧弯。这种先天性因素导致的脊柱侧弯在儿童早期可能就会显现,且病情可能会随着生长发育而逐渐加重,对于婴幼儿和儿童来说,由于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异常结构对脊柱生长的影响更为明显。
二、神经肌肉性因素
(一)神经系统病变
1.脊髓灰质炎:患脊髓灰质炎后,受损的肌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瘫痪,导致肌肉力量不平衡。例如,单侧的肌肉瘫痪会使脊柱两侧的肌肉拉力不均衡,长期以往就可能引发脊柱侧弯。对于曾经患过脊髓灰质炎的儿童来说,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发育过程中这种肌肉力量的失衡更容易导致脊柱侧弯的发生发展。
2.脑性瘫痪:脑性瘫痪患者往往存在运动功能障碍和肌肉张力异常。由于肌肉张力的不平衡以及运动控制能力的缺陷,身体的姿势和运动模式异常,进而影响脊柱的正常生长和排列,逐渐出现脊柱侧弯。这类患者在儿童时期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康复干预,脊柱侧弯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二)肌肉病变
1.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这是一组遗传性的肌肉疾病,患者的肌肉会逐渐萎缩、无力。肌肉力量的减退会使脊柱的支撑和平衡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脊柱侧弯的发生。对于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随着病情的进展,脊柱侧弯可能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身体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三、姿势性因素
(一)不良姿势
长期的不良姿势是导致脊柱侧弯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儿童长时间弯腰驼背书写、读书,或者背单肩书包等,会使脊柱两侧的肌肉受力不均衡。在儿童骨骼尚未完全定型的阶段,这种长期的不良姿势会影响脊柱的正常发育,逐渐导致脊柱侧弯的发生。对于学龄儿童来说,学校学习过程中如果坐姿不正确、书包背负方式不当等,都可能增加脊柱侧弯的风险。
四、其他因素
(一)营养因素
儿童时期如果营养摄入不均衡,缺乏某些重要的营养素,如钙、维生素D等,可能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骨骼发育不良会使脊柱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增加脊柱侧弯的发生几率。例如,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导致骨骼矿化不足,进而影响脊柱的正常形态发育。
(二)疾病因素
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与脊柱侧弯的发生有关。例如,马方综合征,这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病,患者的结缔组织发育异常,除了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等,还可能导致脊柱侧弯的发生。这类患者由于基础疾病的影响,脊柱的结构和稳定性受到干扰,更容易出现脊柱侧弯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