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有牵引(神经根型可牵引,脊髓型等一般不建议,老年牵引需注意)、物理治疗(热敷、按摩推拿、理疗)、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止痛、神经营养药营养神经);手术适用于非手术无效、症状反复发作或神经根功能障碍加重等,分前路(直接减压但有风险)和后路(减压效果稍逊但对稳定性影响小),治疗中患者要保持正确姿势,医生需个体化评估制定方案。
一、非手术治疗
1.牵引治疗
原理: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头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曲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牵引可以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一般采用颈椎牵引,可采用坐位或卧位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为3-10千克,牵引时间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但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一般不建议牵引,老年患者牵引时要注意重量和姿势等情况,避免因牵引不当导致损伤。
2.物理治疗
热敷:利用热传递原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可以用热毛巾或热水袋进行局部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15-20分钟,每日可进行数次。对于有皮肤感觉障碍的患者要注意温度,防止烫伤。
按摩推拿:专业的按摩推拿可以放松颈部肌肉,改善颈椎关节的功能。但按摩推拿要由专业医生进行,避免暴力操作。对于有严重骨质疏松、颈椎不稳定等情况的患者要谨慎使用。老年患者进行按摩推拿时要注意力度适中,因为老年患者骨质相对疏松,过度用力可能导致颈椎损伤等不良后果。
理疗:如中频电疗、超声波治疗等。中频电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超声波治疗可以改善组织的营养代谢。这些理疗方法一般需要在医院的康复科等专业科室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颈部疼痛和上肢放射痛等症状。但此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老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监测胃肠道情况,有胃溃疡等病史的患者要谨慎使用。
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可以营养受损的神经,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于神经根受到压迫损伤的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经过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或者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出现明显的神经根功能障碍,如肌肉无力进行性加重等情况。
2.手术方法
前路手术:通过前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等病变组织,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这种手术方式可以直接暴露病变部位,对神经根的减压效果较好。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如术中可能损伤食管、血管等结构,术后也有发生颈椎不稳定等并发症的可能。
后路手术:通过后路扩大椎管等方式,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后路手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于病变部位的直接减压效果可能不如前路手术。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等不良姿势,同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病史的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会有所不同,需要医生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制定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