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突出症症状多样,包括颈部症状(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神经根受压症状(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及不同节段表现不同)、脊髓受压症状(下肢麻木无力、踩棉花感、肌力下降、大小便障碍等)、椎动脉受压症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交感神经受压症状(皮肤感觉异常、心血管及眼部症状等),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特殊人群如儿童相对少见但也遵循大致规律需与其他颈部疾病鉴别。
颈部症状:多数患者会出现颈部疼痛,疼痛可局限于颈部某一部位,也可放射至肩部等区域,疼痛程度不一,有的为隐痛,有的则较为剧烈。部分患者还可伴有颈部活动受限,由于椎间盘突出刺激颈部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导致颈部活动时受到限制,比如转头、低头、仰头等动作可能会变得不灵活。
神经根受压症状:当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时,会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疼痛通常从颈部向肩部、上臂、前臂甚至手指放射,呈电击样或针刺样。麻木感也较为常见,可出现在上述放射区域的皮肤部位。例如,受压神经根所支配的区域感觉减退,患者可能会感觉手指、手部的皮肤对触觉、痛觉等的感知能力下降。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上肢无力的情况,表现为拿东西时力量减弱,严重时甚至无法持物。不同节段的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相应神经根会有不同的表现,如颈5-6椎间盘突出常压迫颈6神经根,引起上臂外侧及前臂桡侧部位的疼痛、麻木等;颈6-7椎间盘突出多压迫颈7神经根,导致前臂及中指部位出现相应症状。
脊髓受压症状:如果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会出现脊髓受压的一系列表现。早期可能表现为双侧或单侧下肢麻木、无力,行走时有踩棉花感,患者感觉下肢行走不稳,如同走在棉花上一样。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四肢肌力逐渐下降,上肢持物不稳,下肢行走困难加剧,甚至可能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如排尿困难、便秘或失禁等情况。脊髓受压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四肢瘫痪等严重后果。
椎动脉受压症状:当颈椎间盘突出压迫椎动脉时,可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尤其是在转头时容易诱发头晕发作,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这是因为椎动脉受压后,脑部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从而出现上述一系列脑部供血不足的表现。
交感神经受压症状:颈椎间盘突出压迫交感神经时,可出现交感神经紊乱的症状,包括面部或颈部皮肤感觉异常,如发热、出汗异常等;还可能出现心悸、心慌、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血管方面的症状;以及视力模糊、眼后部胀痛等眼部症状等。不同患者交感神经受压表现可能有所差异。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在颈椎间盘突出症症状表现上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的人群,由于颈部长期处于不良姿势,更容易出现颈部疼痛、神经根受压等相关症状;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本身发生退变,相对更易发生颈椎间盘突出,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女性在怀孕期间或更年期等特殊时期,由于身体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症状表现仍符合上述一般规律。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颈椎间盘突出症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其症状表现可能也遵循上述大致规律,但需要特别注意与儿童其他颈部疾病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