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小关节紊乱可引起多种表现,包括主要集中在腰部一侧的疼痛,疼痛有特定部位、性质且活动时加剧;腰部活动范围减小;腰部肌肉痉挛呈紧张发硬条索状;部分患者出现脊柱侧弯;少数患者有下肢牵涉痛且不超膝关节以下。不同年龄、病史等人群表现有差异需注意鉴别。
疼痛性质:多为锐痛或牵扯样痛,疼痛会随着腰部的活动而变化,比如在弯腰、扭转腰部等动作时,疼痛可能会明显加重,这是因为腰部活动会刺激紊乱的小关节,导致疼痛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引发疼痛。
腰部活动受限
活动范围减小:患者的腰部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无法自如地进行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动作。例如,正常情况下能够轻松弯腰触摸脚趾,而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可能只能弯腰到一定程度就受到限制,无法继续前屈;在旋转腰部时,也会发现旋转幅度明显减小,这是由于小关节紊乱后,关节的正常对合关系被破坏,周围的肌肉为了保护受损关节会处于紧张状态,从而限制了腰部的正常活动。不同年龄人群活动受限程度可能因身体机能不同有所差异,年轻体健者可能受限相对更明显,而老年人可能本身活动度就较差,但小关节紊乱会进一步加重这种受限情况。有腰部手术史等病史的人群,其腰部活动受限可能更复杂,需要综合评估。
肌肉痉挛
肌肉紧张表现:腰部周围的肌肉会出现痉挛现象,可触摸到腰部肌肉紧张、发硬,呈条索状。这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小关节紊乱后,关节的异常状态刺激周围神经,导致肌肉反射性地收缩以试图稳定关节,防止进一步的损伤。在检查时可以发现竖脊肌等腰部肌肉紧张,尤其是在疼痛明显的一侧肌肉痉挛更为显著。不同生活方式人群肌肉痉挛程度可能不同,长期缺乏锻炼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现明显的肌肉痉挛,而经常锻炼的人相对肌肉力量较强,痉挛程度可能相对轻一些,但一旦发生小关节紊乱,肌肉痉挛都会比较常见。
脊柱侧弯
脊柱形态改变:部分患者可出现脊柱侧弯的表现,这是身体为了适应小关节紊乱导致的力学失衡而出现的代偿性姿势改变。脊柱会向疼痛侧或非疼痛侧发生一定程度的侧弯,侧弯程度因人而异,轻度侧弯可能不易被察觉,严重时则较为明显。年龄较小的儿童发生脊柱侧弯时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儿童骨骼仍在发育中,长期的脊柱侧弯可能会影响脊柱的正常生长发育;而成年人脊柱侧弯可能更多与急性的小关节紊乱引发的力学失衡有关,但也需要及时处理以防止侧弯进一步加重。有先天性脊柱畸形等病史的人群,发生小关节紊乱后脊柱侧弯可能更复杂,需要专业医生进行细致评估和处理。
神经牵涉痛相关表现
下肢牵涉痛: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牵涉痛,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后外侧等部位,但一般不会超过膝关节以下,这是因为腰椎小关节周围的神经与下肢神经有一定的关联,小关节紊乱刺激周围神经可能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下肢的牵涉痛。疼痛性质多为酸痛、胀痛等,疼痛程度一般较腰部本身的疼痛相对轻一些,但也会对患者的行走、活动等造成影响。不同年龄人群下肢牵涉痛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更多表现为哭闹、不愿行走等,需要家长仔细观察;成年人则能较明确表述下肢的疼痛情况。有腰椎间盘突出等神经受压病史的人群,发生小关节紊乱后下肢牵涉痛可能更易出现,且需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