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结节骨骺炎多见于11-15岁喜好剧烈运动的男孩,因髌腱反复牵拉致骨骺慢性损伤发病,有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表现,可通过体格检查、X线、MRI诊断,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物理治疗、支具固定,疼痛缓解后可康复锻炼,青少年患者要关注骨骺发育、保证营养,运动爱好者要注意运动防护。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胫骨结节骨骺炎是一种多见于青少年的骨科疾病,好发于11-15岁喜好剧烈运动的男孩。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胫骨结节处的骨骺在过度牵拉等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慢性损伤。在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胫骨结节处有髌腱附着,当进行频繁的跑跳、屈伸膝关节等运动时,髌腱的反复牵拉会对胫骨结节骨骺产生应力,导致骨骺的血运受到影响,进而引发炎症反应。
二、临床表现
1.局部疼痛:患者常表现为胫骨结节部位疼痛,在运动后疼痛会加剧,休息后可有所缓解。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轻微隐痛,而有的患者疼痛较为明显,甚至影响行走。
2.局部肿胀:胫骨结节处可能会出现肿胀,触摸时可感觉到局部组织增厚。这是因为炎症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
3.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局部不适,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在进行跑跳、上下楼梯等动作时,活动受限更为明显。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胫骨结节处的压痛情况,一般在髌腱附着点处有明显压痛。还会观察膝关节的活动范围等情况。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早期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发展,可发现胫骨结节骨骺增大、致密或碎裂等改变。通过X线检查可以初步判断骨骺的形态变化,有助于诊断。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早期病变,MRI能更敏感地发现骨骺处的水肿、炎症等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四、治疗与康复
1.保守治疗
休息:减少引起疼痛的剧烈运动,让胫骨结节骨骺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对于青少年患者来说,避免长时间跑跳、攀爬等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物理治疗:可以采用热敷、超短波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例如,热敷可以每天进行几次,每次15-20分钟,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支具固定:使用膝关节支具限制膝关节过度活动,尤其是减少屈伸膝关节的幅度,为骨骺的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合适的支具固定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定制。
2.康复锻炼:在疼痛缓解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比如进行直腿抬高练习等。直腿抬高练习可以在床上进行,患者仰卧位,伸直下肢,缓慢抬高,保持一定时间后放下,重复进行。但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锻炼导致病情反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青少年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骨骺的发育情况。家长要督促患者遵循治疗方案,合理安排运动和休息时间。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以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
2.运动爱好者:尤其是喜好剧烈运动的青少年,要注意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拉伸放松。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和运动装备,避免在过硬的地面上进行高强度的跑跳运动。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胫骨结节部位疼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