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贲门部分患者需进行一般治疗(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胃黏膜保护、促进胃肠动力)、定期监测(胃镜及血清学检查),同时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女性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一般治疗包括饮食作息调整,药物治疗有四联疗法、胃黏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定期监测胃镜和血清学,特殊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治疗及检查等。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贲门部分的患者,需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贲门部位的胃黏膜,加重炎症。同时,应规律进食,避免过饱或过饥,少食多餐。高盐饮食也不利于胃黏膜修复,应减少腌制食品的摄入。此外,应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胃黏膜产生损伤,影响贲门部位胃炎的恢复。
作息方面:保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作息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贲门部分的患者,规律的作息能维持身体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稳定,利于胃黏膜的修复。
二、药物治疗
1.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如果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需要进行根除治疗。目前常用的是含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及抗生素的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因素之一,根除幽门螺杆菌有助于改善贲门部位的炎症情况。例如,质子泵抑制剂可选择奥美拉唑等,铋剂可选择枸橼酸铋钾,抗生素可选择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组合。
2.胃黏膜保护剂:可使用铝碳酸镁等药物,铝碳酸镁能中和胃酸,并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胃酸、胆汁等对贲门胃黏膜的刺激,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3.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对于有腹胀等症状的患者,可使用多潘立酮等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改善贲门部位的排空功能,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对贲门黏膜的刺激。
三、定期监测
1.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贲门部分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一般建议1-2年复查一次胃镜,同时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监测病情是否有进展,如是否出现异型增生等情况。通过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贲门部位胃黏膜的形态、色泽等变化,病理活检则能更准确地判断胃黏膜的病变程度。
2.血清学检查: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监测胃蛋白酶原等指标,有助于评估胃黏膜的萎缩程度等情况,为病情的监测和治疗调整提供依据。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贲门部分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多种药物时要警惕药物不良反应的叠加。同时,老年患者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在饮食调整上更要精细,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在进行胃镜检查等操作时,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耐受情况。
2.儿童患者:儿童慢性萎缩性胃炎贲门部分较为罕见,若发生,治疗需更加谨慎。一般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调整饮食结构,以清淡、易消化且营养均衡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食物。由于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应尽量避免使用对儿童胃肠道刺激性大的药物,若必须用药,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进行,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3.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考虑特殊时期如孕期、哺乳期等情况。若处于孕期,用药需格外谨慎,应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哺乳期女性用药也需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必要时可暂停哺乳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