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受遗传、肥胖、胎盘、妊娠相关等多种因素影响,遗传因素使家族有糖尿病患者的女性风险增加,肥胖女性因胰岛素抵抗易发病,胎盘分泌激素拮抗胰岛素且功能异常时易引发,初次妊娠、多胎妊娠及合并其他妊娠病理情况等也会增加发病风险,且各因素与年龄、性别等有关联。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联:年轻女性如果存在家族糖尿病遗传背景,仍需关注自身妊娠期间的血糖情况;而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高龄孕妇,由于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代谢功能可能逐渐下降等因素,更要加强妊娠期血糖的监测和管理。同时,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女性即使生活方式较为健康,也不能完全忽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仍需按照产检要求进行血糖相关检查。
肥胖因素
:妊娠前体重指数(BMI)≥25kg/㎡的女性,在妊娠期发生糖尿病的概率明显升高。肥胖会导致脂肪细胞分泌过多的炎症因子和脂肪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等,这些物质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作用,使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在妊娠期间,胎盘会分泌多种激素来维持妊娠,这些激素会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而肥胖女性本身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就更容易引发妊娠期糖尿病。例如,有研究发现,BMI较高的孕妇,其体内胰岛素抵抗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孕妇,使得血糖难以维持在正常范围。
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联:对于女性来说,无论年龄大小,肥胖都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年轻肥胖女性可能因为自身代谢相对旺盛但又存在肥胖导致的胰岛素抵抗问题,在妊娠期间更容易出现血糖异常;而中老年肥胖女性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代谢调节能力下降,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并且,肥胖男性所生育的女性胎儿,在妊娠期间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可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因为肥胖相关的遗传和代谢因素可能会通过母婴传递等途径产生作用。
胎盘因素
:胎盘分泌的激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等会对抗胰岛素的作用,随着妊娠进展,胎盘分泌的这些激素逐渐增多,对胰岛素的拮抗作用也逐渐增强。如果胎盘功能异常,例如胎盘过大等情况,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拮抗作用,使得孕妇的胰岛素需求量增加。当孕妇自身的胰岛素分泌不能满足机体需求时,就会出现血糖升高,引发妊娠期糖尿病。例如,有研究显示,胎盘体积较大的孕妇,其体内血糖水平往往高于胎盘体积正常的孕妇。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联:高龄孕妇的胎盘功能可能本身就相对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常,再加上可能存在的肥胖等问题,会使得胎盘对胰岛素的拮抗作用更为明显,从而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而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高糖、高脂饮食等,可能会影响胎盘的正常功能,间接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概率升高。比如,长期高糖饮食可能会影响胎盘的代谢环境,进而影响胎盘激素的分泌和功能。
妊娠相关因素
:初次妊娠的女性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此外,多胎妊娠时,由于胎盘数量多,分泌的抗胰岛素激素更多,对胰岛素的拮抗作用更强,也更容易引发妊娠期糖尿病。还有一些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了其他妊娠相关的病理情况,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也可能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例如,有研究发现,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比单纯妊娠的孕妇高出不少。
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联:对于初次妊娠的年轻女性来说,由于身体对妊娠相关激素变化的适应能力等因素,可能更容易出现血糖调节异常而发生妊娠期糖尿病;而对于多胎妊娠的女性,无论是年轻还是高龄,都因为胎盘因素等使得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并且,性别因素主要是针对女性而言,男性不会发生妊娠期糖尿病,但男性的遗传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其配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