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五个多月做引产前需进行多项必要检查以确保手术安全性,包括超声检查明确胎儿发育及胎方位、血液检查评估贫血感染及凝血功能等风险、阴道分泌物检查避免上行感染、心电图评估心脏功能、尿常规辅助诊断相关疾病。特殊人群如高龄孕妇、合并基础疾病者及既往不良孕产史者需注意额外事项。引产前检查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需关注孕妇心理评估与支持。术后需复查超声和血HCG,长期随访关注再次妊娠风险。引产术前需禁食水,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出现异常需立即返院复诊,高龄或合并基础疾病者建议至三级医院就诊,所有检查与处理均需在具备急救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
一、怀孕五个多月做引产前的必要检查项目
怀孕五个多月(孕20~24周)进行引产手术前,需通过系统检查评估母体与胎儿状况,确保手术安全性。以下检查为必要项目:
1.超声检查
明确胎儿发育情况(包括双顶径、股骨长、胎盘位置及羊水量),排除胎儿畸形或胎死宫内等异常。
确定胎方位(头位、臀位或横位),为后续引产方式选择提供依据。
2.血液检查
血常规:评估贫血、感染风险,血红蛋白低于80g/L需纠正后手术。
凝血功能: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预防术中出血风险。
血型及Rh因子:预防溶血反应,Rh阴性孕妇需备抗D免疫球蛋白。
传染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3.阴道分泌物检查
检测清洁度及病原微生物(如细菌性阴道病、霉菌、滴虫),避免术中上行感染。
4.心电图
评估心脏功能,尤其对有心脏病史或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需排查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
5.尿常规
检测尿蛋白、尿糖及白细胞,辅助诊断妊娠期高血压或尿路感染。
二、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高龄孕妇(≥35岁)
需增加染色体异常筛查(如无创DNA或羊水穿刺),虽孕中期已过常规产检期,但高龄仍为胎儿畸形高危因素。
术前需评估心血管功能,预防术后血栓形成。
2.合并基础疾病者
糖尿病孕妇:需监测血糖,控制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避免术中酮症酸中毒。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压需稳定在150/100mmHg以下,尿蛋白<(+),否则需先降压治疗。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计数<50×10/L需输注血小板,预防术中出血不止。
3.既往不良孕产史者
有多次流产史或早产史的孕妇,需评估宫颈机能,必要时术前行宫颈环扎术拆除或预防性促宫颈成熟。
三、检查的延伸意义与风险防控
1.引产前检查的必要性
孕中期引产并发症风险(如产后出血、子宫破裂、感染)显著高于早期流产,系统检查可降低30%~50%的并发症发生率。
未行超声定位直接引产,可能导致胎盘残留或子宫穿孔,需二次清宫或手术修复。
2.心理评估与支持
孕中期引产常因胎儿畸形或母体健康问题被迫进行,孕妇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需术前心理疏导及术后随访。
四、术后恢复与复查建议
1.术后2周复查项目
超声:确认宫腔无残留,子宫内膜厚度<10mm为正常。
血HCG:下降至非孕状态(<5IU/L)提示恢复良好。
2.长期随访
有生育需求者,建议术后3~6个月再妊娠,期间需补充叶酸(0.4~0.8mg/日)预防神经管缺陷。
引产后1年内再次妊娠者,早产风险增加2倍,需加强产检。
五、温馨提示
1.引产术前需禁食水6~8小时,避免麻醉或宫缩刺激引发呕吐误吸。
2.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预防逆行感染。
3.出现发热(体温≥38.5℃)、阴道出血量超过月经量2倍或腹痛加剧,需立即返院复诊。
4.高龄或合并基础疾病者,建议至三级医院就诊,降低手术风险。
以上内容基于《妇产科学》(第9版)及《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分册》制定,所有检查与处理均需在具备急救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