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活动性慢性结肠炎严重影响肠道功能与全身状况,有诸多并发症风险,儿童、成年、老年患者各有特殊情况及应对,儿童需重营养支持与肛周护理,成年要调生活方式、遵医嘱治疗,老年要谨慎选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心理关怀。
一、重度活动性慢性结肠炎的严重性
(一)对肠道功能的影响
重度活动性慢性结肠炎会严重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和排泄的重要器官,在重度情况下,肠道的黏膜会出现广泛的炎症、溃疡等病变。例如,肠道的吸收功能会大幅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因为无法有效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同时,肠道的蠕动也会紊乱,导致腹泻症状严重,每日排便次数可能多达十余次甚至更多,且粪便中可能含有大量黏液、脓血等。这不仅会导致患者身体脱水、电解质紊乱,如果不及时纠正,还可能引发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二)全身状况的影响
1.营养方面
由于肠道吸收功能障碍,患者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表现为体重明显下降、消瘦、乏力等。儿童患者如果患有重度活动性慢性结肠炎,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而肠道功能的受损会使营养无法满足身体需求,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智力发育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2.免疫方面
重度结肠炎会使患者的全身免疫功能下降,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发生感染的风险增加。例如,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而且,由于炎症的持续存在,身体处于慢性应激状态,会进一步削弱免疫防御机制。
(三)并发症风险
1.中毒性巨结肠
这是重度活动性慢性结肠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炎症累及结肠肌层,导致肠壁张力减退,结肠蠕动消失,肠腔扩张。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腹部X线检查可见结肠扩张。中毒性巨结肠可能会引发肠穿孔,一旦发生肠穿孔,肠道内的内容物会进入腹腔,引起急性腹膜炎,病情凶险,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2.大出血
肠道黏膜的广泛溃疡会导致血管破裂出血,重度情况下可能出现大量出血。患者会出现呕血、黑便或便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等,需要立即进行输血、止血等抢救措施。
3.癌变风险
慢性结肠炎长期不愈,尤其是重度活动性的情况,会增加癌变的风险。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程较长且病情严重时,发生结肠癌的可能性会明显高于正常人。而且,癌变的过程可能较为隐匿,需要长期密切监测。
二、相关人群的特殊情况及应对
(一)儿童患者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重度活动性慢性结肠炎对其影响更为严重。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要关注肠道炎症的控制,还需特别注重营养支持。由于肠道吸收功能差,需要通过肠内营养制剂或肠外营养来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以促进生长发育。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生长指标,如身高、体重、头围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肛周皮肤的清洁,避免因频繁腹泻导致肛周皮肤破损、感染。
(二)成年患者
成年患者如果患有重度活动性慢性结肠炎,在生活方式上需要严格调整。要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因为劳累可能会加重病情。在饮食上,要遵循低脂、低纤维、易消化的原则,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芹菜等),以免加重肠道负担。同时,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的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肠镜等相关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三)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衰退,患有重度活动性慢性结肠炎时,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在治疗时要更加谨慎,考虑到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选择治疗药物时,要避免使用可能对其他脏器功能有明显影响的药物。在护理上,要注意观察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血压、心率等,因为重度结肠炎导致的出血、脱水等情况更容易在老年患者中引发严重的循环系统问题。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由于病情较重且治疗周期长,老年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需要给予心理疏导和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