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腕三角软骨损伤
腕三角软骨损伤是常见腕部损伤,由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组成,因外伤(急性、慢性)和疾病(关节炎)致伤,表现为疼痛、肿胀、活动受限,通过体格检查(压痛点、特殊试验)和影像学检查(X线、MRI)诊断,治疗分保守(休息、物理、药物)和手术(严重保守无效时)。
一、定义
腕三角软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腕部损伤,腕三角软骨复合体由三角纤维软骨盘、尺侧副韧带、尺月韧带、尺三角韧带等结构组成,主要功能是维持腕关节的稳定、传递应力等。当腕关节受到外伤、过度使用等因素影响时,三角纤维软骨可能发生损伤。
二、病因
1.外伤因素
急性外伤:多见于腕部的过度背伸、尺偏或受到直接暴力打击等情况。例如,摔倒时手掌撑地,力量传导至腕关节,可能导致三角纤维软骨损伤;运动中手腕受到突然的扭转暴力,也容易引发该损伤,常见于篮球、排球等运动项目中。对于儿童来说,玩耍时的不当动作也可能造成此类损伤,由于儿童骨骼、关节等组织相对较脆弱,更容易因外力作用而受伤。
慢性劳损:长期从事需要反复手腕屈伸、旋转的工作或运动,如键盘录入员、小提琴演奏者等,腕关节长期处于过度使用状态,三角纤维软骨会因慢性磨损而逐渐损伤。这种情况在成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长期保持特定手腕姿势的职业人群。
2.疾病因素
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腕关节,导致三角纤维软骨发生炎性改变,进而引发损伤。此类患者往往还伴有腕关节的肿胀、疼痛、僵硬等症状,且病情可能会逐渐进展。在老年人群中,退行性关节炎也可能影响腕三角软骨,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退变,三角纤维软骨也会受到影响,导致损伤风险增加。
三、临床表现
1.疼痛
患者常感到腕关节尺侧(小指侧)疼痛,疼痛程度不一,急性损伤时疼痛较为剧烈,慢性损伤则多为隐痛或胀痛。疼痛可在腕关节活动时加重,例如手腕旋转、尺偏等动作。对于儿童患者,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腕部的哭闹、不愿活动等情况,家长需留意观察。
2.肿胀
损伤部位可能出现肿胀,尤其是在急性损伤后,肿胀较为明显。肿胀会导致腕关节周围组织紧张,影响关节活动。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血液循环相对较慢,肿胀消退可能相对缓慢。
3.活动受限
腕关节的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患者可能发现手腕旋转、屈伸等动作不如往常灵活,严重时可能无法完成一些日常动作,如握物、拧毛巾等。儿童在出现腕三角软骨损伤时,可能会表现出不愿意用受伤的手去拿东西等情况。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压痛点检查:医生会按压腕关节尺侧,查找是否有明确的压痛点,三角纤维软骨损伤时,尺侧腕关节间隙处常有明显压痛。
特殊试验:如尺侧偏移试验,患者腕关节处于尺偏位,然后做轴向压缩或旋前、旋后动作,若出现疼痛则提示可能有三角纤维软骨损伤;还有握拳尺偏试验等,通过特定的手腕姿势和动作来评估三角纤维软骨的状况。对于儿童进行体格检查时,需要更加耐心和轻柔,以准确判断是否存在损伤。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初步排除腕关节骨折等其他病变,但对于三角纤维软骨本身的显示不够清晰,主要用于筛查。
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腕三角软骨损伤的重要影像学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三角纤维软骨的形态、结构,明确是否存在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如是否有撕裂、变性等情况。
五、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
休息:让腕关节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的损伤,减少腕关节的活动量,必要时可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腕关节,限制其活动。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限制其受伤手腕的不当活动,确保休息效果。
物理治疗:急性期可进行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恢复期可采用热敷、超短波、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物理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调整治疗参数,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治疗时需注意温度和时间。
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但儿童应谨慎使用,优先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手术治疗
对于损伤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三角纤维软骨修复术、重建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手术治疗后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来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