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是长期大量饮酒致肝脏疾病,分轻症、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阶段。轻症可有轻度乏力等;酒精性肝炎有消化系统及全身症状;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代偿期有非特异症状及体征,失代偿期有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表现,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人群表现有差异。
一、酒精性肝病的定义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过量饮酒会引起肝细胞的损伤、炎症和纤维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二、酒精性肝病的症状
(一)轻症酒精性肝病
1.一般情况:可能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轻度乏力、食欲减退、右上腹隐痛等。这种情况在及时戒酒并改善生活方式后,有可能逆转,对肝脏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动,但如果继续饮酒,病情可能会进展。
2.年龄因素:不同年龄的人对酒精的代谢能力不同,一般来说,老年人肝脏代谢酒精的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在轻症阶段就出现不适症状,而年轻人可能耐受程度相对高一些,但长期大量饮酒也会逐渐出现上述轻度症状。
3.性别因素:女性对酒精的代谢速度通常比男性慢,所以女性在相同饮酒量下,更容易较快出现轻症酒精性肝病的症状,如更易感到乏力等。
4.生活方式:长期大量饮酒且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的人,更容易较早出现轻症酒精性肝病的症状。
5.病史:有长期饮酒病史的人群,尤其是超过5年以上,每天饮酒量折合酒精量男性超过40克(女性超过20克,酒精量换算公式:酒精量(g)=饮酒量(ml)×酒精浓度(%)×0.8),就需要警惕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出现上述轻度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二)酒精性肝炎
1.消化系统症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能有右上腹疼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部分患者疼痛较为剧烈。这是因为肝脏炎症导致肝细胞受损,影响了消化功能,胆汁分泌和排泄受到影响,进而引起消化系统的一系列不适。
2.全身症状:乏力明显,患者会感觉肢体沉重,活动耐力下降。还可能出现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反应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
3.年龄因素:老年人患酒精性肝炎时,全身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乏力、发热等症状可能持续时间较长,恢复相对较慢,因为老年人肝脏储备功能和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
4.性别因素:女性酒精性肝炎患者在消化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上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女性可能更容易出现黄疸等表现相对较早,这与女性的生理特点及酒精代谢差异有关。
5.生活方式:长期大量饮酒且伴有营养不良的人,患酒精性肝炎时症状往往更严重,因为营养不良会进一步削弱肝脏的修复能力和机体的抵抗力。
6.病史:有长期大量饮酒病史,且饮酒量较大、饮酒年限较长的人群,发生酒精性肝炎的风险更高,一旦发病,症状相对典型且较严重。
(三)酒精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1.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可能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非特异性症状,还可能出现肝掌、蜘蛛痣等体征。肝掌表现为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和指尖掌面发红;蜘蛛痣是皮肤上出现一个红色中心点,周围有呈辐射形的小血管分支,形似蜘蛛。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减退,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雌激素在体内蓄积引起的。
2.肝硬化失代偿期:会出现明显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的表现。门静脉高压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腹水等。腹水是指腹腔内出现过多的游离液体,患者腹部膨隆,可伴有腹胀、呼吸困难等症状。肝功能减退表现为消瘦、乏力、黄疸(皮肤和巩膜黄染)、凝血功能障碍(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等。
3.年龄因素:老年人患肝硬化时,由于基础疾病较多,病情进展可能更隐匿,且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如更容易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等严重并发症,因为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差,凝血功能也相对更差。
4.性别因素:女性肝硬化患者在出现雌激素相关体征时可能更易被察觉,因为女性对自身身体变化相对更关注,而在出现腹水等症状时,可能与男性表现类似,但由于女性生理结构特点,在腹水的处理和病情观察上需要更加细致。
5.生活方式:长期大量饮酒且合并有其他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等,会加重肝硬化的进展,使症状更严重,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6.病史:有长期大量饮酒病史且已经发展到肝纤维化阶段的患者,如果继续饮酒,很容易进展到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