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健康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保持健康体重(计算BMI、合理饮食运动结合)、遵循健康饮食模式(增加全谷物、多吃蔬果、控制肉类选优质蛋白)、规律运动(保证频率时间、选合适方式)、定期体检(监测血糖等指标)、戒烟限酒(吸烟增发病风险要戒烟,限酒按标准)来维护健康,降低患病风险。
一、保持健康体重
1.计算体重指数(BMI):BMI的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正常范围为18.5~23.9。对于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将BMI维持在正常范围附近。例如,年轻女性若身高1.6米,体重应维持在50~61.4千克;中年男性身高1.7米,体重应在54.4~69.0千克。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降低胰岛素抵抗风险,因为过多的脂肪尤其是腹部脂肪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作用。
2.合理控制饮食与运动结合:通过均衡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甜饮料、糕点等。同时增加运动量,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速度一般为每分钟100~120步)、慢跑、游泳等,也可结合力量训练,如每周2~3次的哑铃锻炼等,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帮助维持健康体重。
二、健康饮食模式
1.增加全谷物摄入:全谷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用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替代部分精制谷物,例如早餐将白米粥换成燕麦粥。研究表明,长期摄入全谷物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因为全谷物消化吸收相对缓慢,能更好地稳定血糖水平。
2.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每天应保证摄入至少500克蔬菜,选择多种颜色的蔬菜,如绿色的菠菜、红色的番茄、紫色的紫甘蓝等,不同颜色的蔬菜含有不同的营养素。水果可选择低糖的品种,如苹果、梨、蓝莓等,每天吃200~350克。蔬菜和水果中的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控制血糖。
3.控制肉类摄入并选择优质蛋白:减少红肉(如牛肉、猪肉)的摄入,每周不超过500克,可适当增加白肉(如鸡肉、鱼肉)的摄入,鱼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和血糖控制有益。每天保证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豆类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膳食纤维,每天可食用50克左右的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三、规律运动
1.运动频率与时间: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分散到5天进行,每次30分钟左右。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即使体重正常,也应坚持规律运动。例如,上班族可利用上下班时间快走或骑自行车,每天累计30分钟以上;老年人可选择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每周进行3~5次,每次20~30分钟。
2.运动方式选择: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年轻人可选择跑步、篮球等较为激烈的运动;老年人可选择散步、八段锦等。运动时要注意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避免一开始就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导致身体损伤。同时,运动前后要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放松活动,如运动前进行5~10分钟的慢走,运动后进行拉伸放松。
四、定期体检
1.血糖监测:对于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高血压或高血脂患者等,应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建议每年至少检测一次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能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范围一般在4%~6%,如果HbA1c水平在5.7%~6.4%之间,属于糖尿病前期,需要更加关注生活方式的调整。
2.其他指标监测:同时要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因为高血压和高血脂往往与糖尿病合并存在,相互影响。定期测量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监测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将其控制在合适范围,一般对于糖尿病患者,LDL-C应低于2.6mmol/L。
五、戒烟限酒
1.戒烟:吸烟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还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导致血糖波动。吸烟者应积极戒烟,可通过逐渐减少吸烟量、使用戒烟辅助工具(如尼古丁贴片、口香糖等)或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来戒烟。
2.限酒:男性饮酒每天不超过2个标准饮酒单位(1个标准饮酒单位相当于14克纯酒精,如350毫升啤酒、150毫升葡萄酒或45毫升40度白酒),女性不超过1个标准饮酒单位。过量饮酒会干扰糖代谢,导致血糖异常,还可能增加肝脏损伤等其他健康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