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胃淋巴瘤有多种症状表现,消化系统相关有腹痛(上腹部隐痛或胀痛、无明显规律,肿瘤侵犯胃壁神经末梢致痛)、腹胀(肿瘤占胃内空间影响蠕动排空,进食后加重,老年及有不良饮食习惯者更明显)、恶心呕吐(肿瘤累及幽门致梗阻时出现,呕吐胃内容物甚至胆汁);全身症状有发热(多为低热,肿瘤坏死吸收致吸收热)、消瘦(肿瘤消耗营养且进食少致负氮平衡);体征表现有腹部可触及质地不一的包块(位置与肿瘤胃内发生部位相关,儿童因腹部脂肪少易触及但需专业判断)、腹部相应部位压痛(与肿瘤所在胃壁部位一致,老年可能不典型);还可有贫血相关表现(长期慢性失血致面色苍白、乏力等,儿童可现精神萎靡等),少数有其他系统受累表现(较少见,需多学科诊疗)。
一、症状表现
(一)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1.腹痛
是原发性胃淋巴瘤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患者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或胀痛,疼痛无明显规律性,部分患者疼痛程度可因病情发展而加重。从年龄因素来看,不同年龄段患者腹痛表现可能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儿童患者可能难以准确表述腹痛性质,需通过观察其行为表现等辅助判断。对于有长期胃部不适病史的人群,出现腹痛症状应警惕原发性胃淋巴瘤可能。
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肿瘤侵犯胃壁组织,刺激神经末梢有关。肿瘤生长过程中会对胃黏膜及胃壁肌肉等结构产生影响,导致局部组织受刺激引发疼痛。
2.腹胀
患者可感觉上腹部饱胀不适,进食后腹胀症状可能加重。这与肿瘤占据胃内空间,影响胃的正常蠕动和排空功能有关。例如,肿瘤使胃的消化和排空速度减慢,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从而引起腹胀。在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本身有不良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等,可能会加重腹胀症状。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胃肠功能本身相对较弱,腹胀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3.恶心、呕吐
当肿瘤累及胃幽门部时,容易引起幽门梗阻,进而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有胆汁等。儿童患者若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可能影响营养摄入,需要特别关注其营养状况及水电解质平衡。对于有幽门梗阻相关表现的患者,应进一步排查原发性胃淋巴瘤等疾病。其发生是因为肿瘤导致幽门管狭窄或阻塞,胃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幽门进入肠道,从而反流引起恶心、呕吐。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发热原因可能与肿瘤组织坏死吸收引起的吸收热有关。从性别角度看,男女患者发热表现无明显差异。对于长期低热且原因不明的患者,需考虑包括原发性胃淋巴瘤在内的多种疾病可能。
2.消瘦
患者可逐渐出现体重减轻,体型消瘦。这是由于肿瘤细胞生长旺盛,消耗机体大量营养物质,同时患者因胃部不适可能进食减少,导致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若出现消瘦,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及时评估并寻找病因。例如,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消瘦可能会对身高、体重增长等产生不良影响,应引起重视。
二、体征表现
(一)腹部体征
1.腹部包块
部分患者可在腹部触及包块,包块质地一般软硬不一,位置多与肿瘤在胃内的发生部位有关。若肿瘤位于胃体部,包块可能在上腹部偏左或偏右触及;若位于胃窦部,包块可能在中腹部偏右触及。对于儿童患者,由于腹部脂肪相对较少,触及包块相对容易,但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准确判断,避免误触其他正常组织。在检查腹部包块时,要注意其大小、活动度等情况,活动度差的包块可能提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较严重。
2.压痛
腹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压痛部位与肿瘤所在胃壁部位基本一致。当按压腹部时,患者会感觉疼痛,这有助于定位肿瘤所在区域。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同时存在其他腹部疾病,压痛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三、其他表现
(一)贫血相关表现
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患者出现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的发生与肿瘤侵犯胃黏膜导致出血有关,少量慢性出血不易被患者察觉,但长期积累会引起贫血。儿童患者贫血时可能出现精神萎靡、活动耐力下降等表现,需要及时纠正贫血状况,同时进一步查找贫血原因。例如,儿童贫血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学习能力,应引起重视。
(二)其他系统受累表现(较少见)
少数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可能出现其他系统受累的表现,如累及肠道时可能出现肠道相关症状,但相对消化系统表现来说较为少见。一般通过详细的影像学检查等才能发现肿瘤是否有肠道等其他部位的侵犯。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出现其他系统受累表现的概率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一旦出现,提示病情可能较为复杂,需要多学科联合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