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既往无基础肝病者短时间内出现大量肝细胞坏死等伴肝性脑病的临床综合征,病因有病毒性肝炎、药物等,有全身、消化道等表现,通过实验室、影像学等检查诊断,治疗包括一般支持、针对病因等,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病因
病毒性肝炎:如乙型、丙型、甲型、戊型等肝炎病毒感染,其中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较为常见,例如在一些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占一定比例,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受其影响。
药物:某些药物可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如对乙酰氨基酚过量,长期或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会通过其代谢产物对肝脏造成损害;还有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等)、抗肿瘤药物等,不同药物导致肝损伤的机制不同,例如异烟肼可能通过引起免疫反应等机制损伤肝细胞。
自身免疫性肝病:部分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时可发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这类患者多存在自身免疫调节异常,体内产生针对自身肝细胞的抗体,攻击肝细胞导致肝功能急剧恶化,女性相对更易患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的急性肝功能衰竭。
缺血缺氧性损伤:如休克、严重创伤、心力衰竭等导致肝脏缺血缺氧,使肝细胞大量坏死,例如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患者,肝脏血液灌注不足,可引起肝细胞缺血缺氧性损伤,进而引发急性肝功能衰竭。
其他:如毒物中毒(蘑菇中毒等)、妊娠急性脂肪肝等,妊娠急性脂肪肝多发生在妊娠晚期,孕妇体内代谢等发生变化,导致肝脏出现脂肪变性等严重损伤,进而发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对母婴健康威胁极大。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患者可出现乏力、倦怠等症状,且进行性加重,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机体代谢等功能紊乱,患者会感觉极度疲惫,活动耐力明显下降。
消化道症状:常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表现,因为肝脏是消化代谢的重要器官,肝功能衰竭时消化酶分泌及代谢功能异常,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消化道症状明显。
黄疸:皮肤、巩膜黄染,且进行性加深,这是由于肝细胞损伤,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出现黄疸表现。
肝性脑病表现:早期可出现性格改变、行为异常,如原本性格温和的人变得烦躁不安,原本规律生活的人出现睡眠颠倒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肝性脑病是急性肝功能衰竭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与血氨等毒性物质在体内蓄积、脑内神经递质失衡等有关。
诊断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指标:血清胆红素迅速升高,通常超过171μmol/L,且呈进行性升高;凝血功能异常,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显著降低,如PTA<40%是诊断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重要指标之一。
病原学检查:对于怀疑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急性肝功能衰竭,需要进行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如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等检测,以明确是否存在肝炎病毒感染及感染类型。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了解肝脏大小、形态等情况,急性肝功能衰竭时肝脏可能缩小等,有助于辅助诊断。
肝性脑病的评估: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等方法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等,判断肝性脑病的程度,这对于诊断急性肝功能衰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至关重要。
治疗原则
一般支持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加强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的情况补充合适的液体、电解质等,避免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加重病情。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药物引起的,需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引起,根据病毒类型等采取相应的抗病毒等治疗措施;如果是自身免疫性肝病,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肝性脑病的处理:减少肠道内毒性物质的产生和吸收,如使用乳果糖等药物酸化肠道,口服抗生素(如诺氟沙星等)抑制肠道细菌生长;降低血氨等毒性物质,可使用精氨酸等药物,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肝肾功能等情况。
人工肝支持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人工肝支持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人工肝装置清除体内的毒素、补充必要的物质等,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争取时间,例如血浆置换等人工肝技术在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中应用较多。
肝移植:对于内科治疗无效的晚期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是挽救生命的有效手段,但肝移植面临供体短缺等问题,且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如EB病毒感染等)、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有关,儿童在治疗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很多药物的代谢途径与成人不同,应优先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加强营养支持,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状况对其恢复很重要。
孕妇:妊娠相关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如妊娠急性脂肪肝等,病情凶险,对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威胁极大。治疗时要在保障孕妇生命的前提下尽量考虑胎儿的情况,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谨慎权衡,例如在使用药物时要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可能需要多学科(产科、肝病科等)协作制定治疗方案。
老年人:老年人急性肝功能衰竭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基础疾病与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相互影响,药物的选择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避免使用肾毒性、肝毒性较强的药物,同时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