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肝功能衰竭

来源:民福康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既往无基础肝病者短时间内出现大量肝细胞坏死等伴肝性脑病的临床综合征,病因有病毒性肝炎、药物等,有全身、消化道等表现,通过实验室、影像学等检查诊断,治疗包括一般支持、针对病因等,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病因

病毒性肝炎:如乙型、丙型、甲型、戊型等肝炎病毒感染,其中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较为常见,例如在一些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占一定比例,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受其影响。

药物:某些药物可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如对乙酰氨基酚过量,长期或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会通过其代谢产物对肝脏造成损害;还有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等)、抗肿瘤药物等,不同药物导致肝损伤的机制不同,例如异烟肼可能通过引起免疫反应等机制损伤肝细胞。

自身免疫性肝病:部分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时可发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这类患者多存在自身免疫调节异常,体内产生针对自身肝细胞的抗体,攻击肝细胞导致肝功能急剧恶化,女性相对更易患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的急性肝功能衰竭。

缺血缺氧性损伤:如休克、严重创伤、心力衰竭等导致肝脏缺血缺氧,使肝细胞大量坏死,例如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患者,肝脏血液灌注不足,可引起肝细胞缺血缺氧性损伤,进而引发急性肝功能衰竭。

其他:如毒物中毒(蘑菇中毒等)、妊娠急性脂肪肝等,妊娠急性脂肪肝多发生在妊娠晚期,孕妇体内代谢等发生变化,导致肝脏出现脂肪变性等严重损伤,进而发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对母婴健康威胁极大。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患者可出现乏力、倦怠等症状,且进行性加重,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机体代谢等功能紊乱,患者会感觉极度疲惫,活动耐力明显下降。

消化道症状:常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表现,因为肝脏是消化代谢的重要器官,肝功能衰竭时消化酶分泌及代谢功能异常,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消化道症状明显。

黄疸:皮肤、巩膜黄染,且进行性加深,这是由于肝细胞损伤,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出现黄疸表现。

肝性脑病表现:早期可出现性格改变、行为异常,如原本性格温和的人变得烦躁不安,原本规律生活的人出现睡眠颠倒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肝性脑病是急性肝功能衰竭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与血氨等毒性物质在体内蓄积、脑内神经递质失衡等有关。

诊断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指标:血清胆红素迅速升高,通常超过171μmol/L,且呈进行性升高;凝血功能异常,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显著降低,如PTA<40%是诊断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重要指标之一。

病原学检查:对于怀疑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急性肝功能衰竭,需要进行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如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等检测,以明确是否存在肝炎病毒感染及感染类型。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了解肝脏大小、形态等情况,急性肝功能衰竭时肝脏可能缩小等,有助于辅助诊断。

肝性脑病的评估: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等方法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等,判断肝性脑病的程度,这对于诊断急性肝功能衰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至关重要。

治疗原则

一般支持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加强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的情况补充合适的液体、电解质等,避免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加重病情。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药物引起的,需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引起,根据病毒类型等采取相应的抗病毒等治疗措施;如果是自身免疫性肝病,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肝性脑病的处理:减少肠道内毒性物质的产生和吸收,如使用乳果糖等药物酸化肠道,口服抗生素(如诺氟沙星等)抑制肠道细菌生长;降低血氨等毒性物质,可使用精氨酸等药物,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肝肾功能等情况。

人工肝支持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人工肝支持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人工肝装置清除体内的毒素、补充必要的物质等,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争取时间,例如血浆置换等人工肝技术在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中应用较多。

肝移植:对于内科治疗无效的晚期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是挽救生命的有效手段,但肝移植面临供体短缺等问题,且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如EB病毒感染等)、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有关,儿童在治疗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很多药物的代谢途径与成人不同,应优先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加强营养支持,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状况对其恢复很重要。

孕妇:妊娠相关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如妊娠急性脂肪肝等,病情凶险,对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威胁极大。治疗时要在保障孕妇生命的前提下尽量考虑胎儿的情况,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谨慎权衡,例如在使用药物时要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可能需要多学科(产科、肝病科等)协作制定治疗方案。

老年人:老年人急性肝功能衰竭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基础疾病与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相互影响,药物的选择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避免使用肾毒性、肝毒性较强的药物,同时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急性肝功能衰竭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短期内由于多种疾病导致大量肝细胞坏死变性以及严重肝功能损害而引起的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鉴别诊断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急性肝功能衰竭一般是指急性肝衰竭,急性肝衰竭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活检等。 1、临床症状 如果患者既往没有肝病史,但是长期接触酒精、药物、毒物等,突然出现了明显的乏力、厌油腻、恶心等症状时,可高度怀疑为急性肝衰竭。 2、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如果发现肝功能异常,且凝血酶原时
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当进行清淡饮食,同时注意多休息;对于水肿现象的患者应当进行低钠饮食,从而减轻肝脏负担,有利于肝脏修复。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硫唑嘌呤、泼尼松龙等药物改善肝功能,防止肝纤维化发展。 3、手术治疗 对于急
肝性脑病的分级是怎样的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是由于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等原因导致体内毒素在脑部积聚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根据病程进展及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分为0到4级。 1、0级 为潜伏期或轻微肝性脑病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人格或行为变化难以被察觉,但心智测试出现障碍。 2、1级 为前驱期,出现轻度认知障碍及性格行为异常,性格轻
急性肝功能衰竭会有后遗症吗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急性肝衰竭,是不是会有后遗症通常与发现时间、并发症、肝细胞受损程度等情况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如果急性肝衰竭发现较为及时,患者未出现并发症,且未造成肝细胞大量受损,此时病情相对较轻,一般不会有后遗症。如果急性肝衰竭发现较晚,患者出现低血压、脑水肿、肾衰竭等并发症,且造成肝细胞大量受
急性肝功能衰竭会有传染吗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非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肝功能衰竭一般不会传染,但若是病毒感染引起,很容易发生传染。 若患者存在非病毒感染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比如自身免疫力低下、外伤、遗传等,此时通常没有传染能力,所以不会传染。但若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比如病毒性肝炎,当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时,大量病毒便会在空气中传播从而引起传染现象。 当
药物性肝损害多久能恢复正常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药物性肝损害多久能恢复正常因人而异。 药物性肝损害是指服用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后所造成的肝脏损伤。正常情况下,若为轻度的肝损害,由于肝功能变化不明显,通常在停用药物后数天至数周内可以恢复正常;若为中度的肝损害,在停用药物的同时,可能还需进行保肝治疗,多数患者可在一个月左右逐渐恢复;而对于重度的肝损害,患
肝性脑病清醒后就彻底好了吗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清醒后一般不是彻底好了。 肝性脑病通常与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等原因有关,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昏迷的情况,此时应及时进行对症治疗、支持治疗等,患者经过治疗苏醒后一般不能代表病情恢复,只能说明病情有所缓解,患者仍应继续配合医生治疗,加快身体康复。 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改善不良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什么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短期内由于多种疾病导致大量肝细胞坏死变性以及严重肝功能损害而引起的疾病。 急性肝功能衰竭多数情况下是由于中毒、感染、缺血缺氧等原因导致,此时患者的肝功能会严重降低,肝细胞也会有大量坏死或变性的情况,所以可有黄疸、皮下出血点、黏膜出血等表现,同时还会伴有肝臭的体征。 当患者出现类似症
急性肝功能衰竭日常应注意什么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急性肝功能衰竭日常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用药、定期复查等。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患者平时应注意多休息,避免经常熬夜或剧烈运动加重肝脏负担,用时应注意保持饮食合理性,避免长时间进食辛辣刺激或油腻的食物加重肝脏负担。 2.合理用药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使用对肝脏存在毒性的药物导致肝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什么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 急性肝功能衰竭可能由病毒感染(如乙肝、丙肝等)、药物或毒物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休克等多种因素引起。不同的病因导致肝脏细胞在短时间内受到严重损害,功能急剧下降。 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肝功能会在短时间内快速恶化,出现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一系列严重症状。
肝功能衰竭能治好吗
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一般肝功能衰竭不能治好。首先要明确引起肝功能衰竭具体的原因,即肝衰竭的程度。如果是急性肝衰竭,考虑通过人工肝纠正原发病,有治愈的可能。如果是慢性肝功能衰竭,通常是慢性病程,肝脏发生器质性变化,是一种不可逆的病变,很难完全治好,除非进行肝移植。
肝功能衰竭能治好吗
叶峰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肝功能衰竭是严重的疾病,各种因素都可造成肝功能衰竭,如乙肝、丙肝、戊性肝炎、药物性肝炎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都可造成肝功能衰竭,意味肝细胞功能,包括肝脏功能低,甚至没有。因此,肝功能衰竭的治疗相对艰难,但现有的医学手段通过抗病毒、保肝、降酶,甚至血液置换、肝移植,能挽救大部分肝衰竭患者。对于肝衰竭患者,应积极到医院救治,部分患者可
肝功能衰竭
吴勤荣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肝功能衰竭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脏功能出现严重的损害。其中在我国最常见的原因便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其次还有酒精药物或者是梗阻等原因导致的肝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一般起病是比较凶险,预后也是比较差的。患者一旦出现肝功能衰竭,要尽快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就诊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