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患者需从姿势运动、体重管理、环境因素三方面进行保健。姿势运动上要保持正确姿势、适度运动;体重管理要控制体重,通过饮食调整和运动配合;环境因素要控制温度湿度、避免外伤。
一、姿势与运动方面
1.正确姿势保持
站立与坐姿:无论是站立还是坐姿,都应保持脊柱的正直。对于骨刺患者,站立时要挺胸收腹,骨盆中立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使身体的重量均匀分布在双脚;坐姿时应选择有良好腰部支撑的座椅,臀部尽量靠后坐,使腰部紧贴椅背,膝关节与髋关节保持90度左右,这样可以减少脊柱和关节的异常应力,避免骨刺部位受到过度挤压。以正常成年人为例,每天保持正确姿势的时间应尽量延长,一般建议每天站立或坐姿保持正确姿势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8小时,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要注意保持正确姿势,因为不良姿势可能会影响骨骼发育,增加骨刺相关问题的发生风险。
睡眠姿势:睡眠时可选择合适的枕头和床垫。枕头高度应适中,一般以一拳高度(约10-15厘米)为宜,仰卧位时枕头应垫在颈部下方,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侧卧位时枕头应与肩部高度一致,保持脊柱在一条直线上。床垫不宜过软或过硬,过软的床垫会使脊柱凹陷,过硬的床垫则不能很好地贴合身体曲线,均不利于脊柱和关节的放松。对于老年人,由于骨骼和关节的退变,更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睡眠用品,以保证睡眠时脊柱和关节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减少骨刺部位的刺激。
2.适度运动锻炼
有氧运动:适合骨刺患者的有氧运动有散步、游泳等。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建议每天步行30分钟以上,速度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一般每分钟60-100步。游泳时,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身体关节的负重,像蛙泳、自由泳等姿势都有助于锻炼关节周围的肌肉,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同时还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对骨刺部位的营养供应和代谢有积极作用。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运动强度应有所不同。年轻人可以适当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但一般心率不宜超过(220-年龄)×80%;老年人运动强度要相对较低,心率不宜超过(220-年龄)×60%,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关节损伤加重骨刺情况。
关节功能锻炼: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关节功能锻炼,如膝关节骨刺患者可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坐在椅子上,缓慢屈伸膝关节,每次屈伸10-15次,每天3-4组;对于颈椎骨刺患者,可进行颈部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运动,但要注意运动幅度不宜过大,速度要缓慢,避免突然的剧烈动作。儿童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时,要在家长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锻炼方式,以促进关节的正常发育,同时预防骨刺相关问题。
二、体重管理方面
1.体重控制重要性
过重的体重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尤其是膝关节、髋关节等承重关节。以膝关节为例,每增加1公斤体重,行走时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大约增加3-4公斤。对于骨刺患者,控制体重可以显著减轻关节的负荷,从而缓解骨刺引起的疼痛等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对于成年人,体重指数(BMI)应保持在18.5-23.9之间较为合适。计算方法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例如一个身高1.7米,体重60公斤的人,BMI=60÷(1.7×1.7)≈20.8,处于正常范围。儿童和青少年也需要关注体重情况,避免超重或肥胖,因为肥胖可能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加未来患骨刺等关节疾病的风险。
2.体重管理方法
饮食调整:要控制热量摄入,均衡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取,如油炸食品、甜品、动物内脏等。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不仅能提供饱腹感,还能保证营养均衡。例如,每天应保证500克左右的蔬菜摄入,其中绿叶蔬菜占一半以上,水果摄入量在200-300克左右。同时,要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儿童和青少年在饮食调整时,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钙等营养素的摄入,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可多食用牛奶、鸡蛋、瘦肉等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
运动配合:结合适当的运动来增加热量消耗,与饮食控制相结合达到体重管理的目的。除了前面提到的有氧运动外,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如骑自行车等。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家长可以引导他们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sedentarybehavior(久坐行为),例如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减少看电视、玩电子设备等久坐的时间。
三、环境因素方面
1.温度与湿度控制
温度:骨刺患者要注意避免关节部位受凉。寒冷刺激可能会引起关节周围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加重骨刺引起的疼痛等症状。在寒冷季节,要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是关节部位,如膝关节可佩戴保暖护膝,颈部可佩戴围巾等。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更要注意保暖。室内温度也应保持在适宜范围,一般冬季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较为合适,夏季室内温度可控制在24-26℃。儿童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在季节交替时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关节受凉。
湿度:过于潮湿的环境也不利于骨刺患者的康复。潮湿会使关节周围的组织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关节疼痛加重。应保持居住环境干燥,可使用除湿器等设备来降低室内湿度,一般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较为适宜。对于患有骨刺的老年人,居住环境的湿度控制尤为重要,因为老年人的关节功能相对较弱,潮湿环境更容易诱发不适。儿童居住的环境也应保持适宜的湿度,以保证他们的关节和皮肤健康。
2.避免外伤
骨刺患者要注意避免关节部位受到外伤。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行走,避免摔倒,尤其是在光滑的地面上行走时要格外谨慎。进行一些可能涉及关节活动的活动时,如搬运重物等,要采取正确的姿势,避免用力不当导致关节扭伤或挫伤。对于儿童,家长要加强看护,避免他们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或危险的活动,防止关节受伤引发骨刺相关问题。老年人由于平衡能力下降,更要注意预防摔倒,可使用扶手等辅助设备来增加稳定性,减少外伤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