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和肝囊肿在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原理、形态学鉴别要点、不同人群及病史对其鉴别的影响各有特点。超声、CT、MRI检查对两者有不同表现,形态上大小、形态、边缘有差异,不同人群检查需注意相关事项,病史也会影响鉴别。
一、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原理
(一)超声检查
1.肝细胞癌:
通常表现为低回声、高回声或混合回声结节。低回声结节较为常见,内部回声不均匀,周边常可见低回声晕环。这是因为肝细胞癌的肿瘤组织内部结构不均匀,血流分布等情况与周围肝组织有差异。
可观察到内部血流信号,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丰富的高速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通常较高,一般大于0.6。这是由于肿瘤新生血管丰富,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
2.肝囊肿:
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区,内部透声好,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这是因为囊肿是液性暗区,声波在其中传播时衰减较少,所以后壁回声增强。
(二)CT检查
1.肝细胞癌:
平扫时多为低密度病灶,部分可因内部出血、坏死等呈混杂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强化程度迅速下降,呈现“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这是因为肝细胞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动脉期肿瘤血管丰富,对比剂迅速进入肿瘤强化;而门静脉期正常肝组织强化,肿瘤强化程度相对降低。
肿瘤边界在增强扫描时相对更清晰。
2.肝囊肿:
平扫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锐利,CT值接近水。增强扫描无强化,囊肿本身不摄取对比剂,所以与周围强化的肝组织分界更加清楚。
(三)MRI检查
1.肝细胞癌:
在T1加权像上多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上为高信号,但信号不均匀。动态增强扫描同样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强化减退,呈“快进快出”特征。另外,肝细胞癌有时可见假包膜,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环绕肿瘤的低信号环。
弥散加权成像(DWI)上通常呈高信号,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密度高,水分子扩散受限。
2.肝囊肿:
T1加权像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信号均匀,与脑脊液信号相似。增强扫描无强化,与周围肝实质对比明显。
二、形态学方面的鉴别要点
(一)大小与形态
1.肝细胞癌:
大小不一,小的肝细胞癌可呈结节状,大的肿瘤形态多不规则,可向周围肝组织浸润生长,边界常不规整。这与肿瘤的侵袭性生长特性有关,肿瘤细胞不断增殖并侵犯周围肝组织。
部分肝细胞癌可伴有卫星结节。
2.肝囊肿:
大小差异较大,小的肝囊肿直径可仅数毫米,大的囊肿直径可达数厘米甚至更大。形态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非常规整,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晰。这是因为肝囊肿是良性的液性占位,生长较为规则,不侵犯周围组织。
(二)边缘情况
1.肝细胞癌:
边缘多数不光滑,可呈毛刺状或浸润性改变,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欠清。这是由于肿瘤细胞向周围肝组织浸润生长,破坏了肝组织的正常边界结构。
少数分化较好的肝细胞癌边缘相对较清楚,但仍与肝囊肿的清晰边界有区别。
2.肝囊肿:
边缘极其光滑,与周围肝组织分界锐利,如同被肝组织完整包绕一样。这是肝囊肿的典型边缘特征,因为囊肿是良性的囊性病变,周围肝组织对其有挤压形成的清晰边界。
三、不同人群的影像学鉴别注意事项
(一)儿童人群
1.肝细胞癌:
儿童肝细胞癌相对少见,但在影像学鉴别时,需注意与肝母细胞瘤等疾病相鉴别。肝母细胞瘤在超声上多为强回声结节,CT和MRI表现有其自身特点。儿童肝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与成人有一定相似性,但要结合儿童的病史等情况综合判断。儿童患者在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对于超声检查应作为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因为超声无辐射,可多次重复检查。
2.肝囊肿:
儿童肝囊肿相对较少见,其影像学表现与成人一致。但儿童肝囊肿如果体积较小且无症状,可定期通过超声随访观察,因为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于一些较小的、无明显症状的肝囊肿,过度干预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二)老年人群
1.肝细胞癌:
老年患者肝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可能因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而有一定变化。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有肝硬化等基础病变,这可能影响对肝细胞癌影像学表现的判断。在增强扫描时,要注意与肝硬化结节等相鉴别。老年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性,对于一些检查方法的选择要兼顾准确性和患者的承受能力。
2.肝囊肿:
老年患者肝囊肿的处理主要根据囊肿的大小、症状等情况。如果肝囊肿较大引起压迫症状等,可考虑相应的治疗措施。在影像学随访过程中,要关注囊肿是否有变化,因为老年患者也可能出现囊肿的恶变等情况,但相对概率较低。
(三)女性与男性
1.肝细胞癌:
在性别上,肝细胞癌的发生与性别有一定关系,但影像学鉴别上无明显性别差异。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患者,肝细胞癌的超声、CT、MRI表现主要取决于肿瘤本身的病理特征,而不是性别因素。但在临床诊断时,要结合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是否有乙肝、丙肝等肝炎病史等。
2.肝囊肿:
肝囊肿的发生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其影像学表现与性别无关。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患者,肝囊肿的超声、CT、MRI表现都是边界清晰的无回声或低信号、无强化等特征。
四、病史对影像学鉴别的影响
(一)肝炎病史
1.肝细胞癌:
有乙肝、丙肝等肝炎病史的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明显增加。在影像学检查时,要高度警惕肝细胞癌的可能。例如,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现肝内结节,需通过动态增强等影像学检查仔细鉴别是肝硬化结节还是肝细胞癌。因为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一个常见的病程发展过程,肝炎病史会影响肝脏的基础状态,从而影响影像学表现的判断。
2.肝囊肿:
肝炎病史一般对肝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无直接影响。肝囊肿的形成多与先天性因素等有关,与肝炎病史无明确的因果关系。但在有肝炎病史的患者中发现肝囊肿,仍需按照肝囊肿的影像学特征进行鉴别,同时关注囊肿的变化情况。
(二)其他病史
1.肝细胞癌:
有长期饮酒史的患者,可能同时有酒精性肝病等基础病变,这可能影响对肝细胞癌影像学表现的判断。在影像学检查时,要综合考虑酒精性肝病对肝脏结构和血流等方面的影响,避免将酒精性肝病相关改变误判为肝细胞癌。
2.肝囊肿:
其他病史如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一般对肝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无特殊影响。肝囊肿的影像学特征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囊性结构,与其他基础病史的关联相对较小,但在诊断时仍需结合整体病史进行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