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肝硬化发展过程中,肝脏结构和功能逐渐受损,会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其中就可能出现肝大与脾大的情况。肝大可能是由于肝细胞炎症、水肿以及纤维组织增生等导致;而脾大主要是因为肝硬化引起门静脉高压,使得脾静脉回流受阻,脾淤血而肿大。
轻度肝大时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感觉右上腹隐痛或胀痛,也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现。如果肝大较为明显,可能会在右上腹摸到肿块。早期脾大也可能无特殊症状,随着脾大程度加重,可出现脾功能亢进,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容易感染,以及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等。患者可使用药物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脾淤血,从而缓解脾大。



